淮北地區(qū)的飲食習(xí)俗(4)
大淵獻(xiàn)
二抹頭
介于干飯(米飯)、稀飯(米粥)之間的稠米飯??上炭商?,是生活困難時好做的一種飯。
米飯
過去,淮北沒有米飯。隨著對外交流的擴(kuò)大和南方人的涌入,這里人開始吃起米飯。做米飯很簡單,用清水滔凈后的大米放鍋里,水面蓋住大米。封鍋后開煮15分鐘左右即熟?;幢?人)屬北方文化體系,不習(xí)慣米飯,吃不飽,往往還要配以雜食。不過,清水米稀飯倒頗受歡迎。溶肉湯或肉菜澆在米飯上成為愛吃米飯的喜好,成為蓋澆米飯。
其它如干飯(米飯)、稀飯(米粥,其中小米粥較有特色)、馬糊、卷子、煎餅等,各地大致相同。但近年來,城市中快餐類增加了用小麥面做的煎餅,而過去玉米面煎餅卻少見了。
馓子、焦葉子
馓子是面食的一種。把面拉成細(xì)細(xì)的面條,纏成一束,放在油里炸,即成馓子。馓子可干食,也可放糖沖開水成馓子茶。把添加芝麻和鹽的面皮放在油鍋里炸得酥脆,稱“焦葉子”,也是本地人喜做的傳統(tǒng)食品。
疊糖
臘月二十四、春節(jié)時一般人家喜歡疊糖。是用紅薯熬成糖稀,摻炒面卷成卷,切成長方塊,食之和淮北酥糖點(diǎn)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