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粽粑節(jié)
清韻氏
通道流源等地方的侗族,把五月五端午稱為“粽粑節(jié)”或“祖婆節(jié)”。在包粽粑這一天,由家中的女主人帶媳婦們用香湯洗浴沐發(fā),然后走上木樓,恭恭敬敬地舉行包粽粑的儀式。首先站著包十二個“抱妹粽”(就是把兩個同樣大小的長形的粽粑合扎到一塊,象征“祖婆抱子孫”的形狀),再包十二個“三角粽”之后,才許坐下來包。而且在制作的全過程中,用語都和祖婆有關,如稱粽粑要稱“祖婆”,捆粽粑稱“為祖婆扎衣帶”,煮粽粑稱“替祖婆洗澡”,燒火稱“替老人燒火”,粽粑熟后從甑里取出來稱“請祖婆下樓”等。
做粽粑時,嚴禁生人和男人上樓,一定要等五月五日早晨,祭了祖婆之后,才可以開禁,也才可以稱作“粽粑”。如果犯了禁,據(jù)說祖婆會怒,顯出原形,變做一條青蛇,盤在做粽粑的米缸里。這可能是母系社會和越族崇拜蛇圖騰的遺跡。
這里的侗族沒有紀念屈原的習慣。這一天雖然也劃龍船,主要是為了祭祀河神。青年男女盛裝乘坐龍船,下河唱歌以娛神,很有些像《九歌》中描寫的“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令江水兮安流”的情趣。
這一天的節(jié)日菜肴是一種用三十六種蔬菜做成的合菜,每人都必須吃,說是吃了可以防疫少病。
又傳,五月五是藥王菩薩采藥的日子。每家都要上山去采一些草藥回來。據(jù)說,這天采的藥,藥性最好。俗話說,“百草都是藥,看你識藥不識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