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岡中山堂 黃埔軍校二分校舊址
優(yōu)瑗
中山堂位于武岡二中校園內(nèi)。黃埔軍校第二分校主任李明灝將軍為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1941年3月動工,1943年7月建成。座北朝南,由正廳、左右?guī)?、花園等組成,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系“中西合璧”的大廡頂外帶四個攢尖頂角樓的磚木構(gòu)建筑,是黃埔軍校本校和十二所分校中現(xiàn)存唯一保存完整的紀念孫中山先生的舊址建筑。1996年元月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保單位,2004年10月被評為湖南省百景之一。
民國27年,也就是1938年,日軍進逼武漢,中央陸軍軍官學(xué)校武漢分校被迫遷來武岡,改名為第二分?!置鋵中?。這里就是第二分校的舊址。當年除建了中山堂,還建了中正樓、應(yīng)欽樓、崇禧樓和營房。
武漢分校為什么要遷到武岡來?這里有說法。一是武岡是湘西南軍事重鎮(zhèn),東拒長沙寶慶,南扼衡陽、桂林,西挽云南、貴州,北控懷化、芷江。四面環(huán)山,易守難攻;二是武岡有堅固的城墻,又有資江做護城河,可謂固若金湯;三是相對而言武岡物產(chǎn)豐足,可以提供糧餉。
第二分校的主任是著名愛國將領(lǐng)李明灝將軍,1939年10月,李明灝將軍又和留日學(xué)者劉侃元教授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湖南省私立洞庭中學(xué)”,“洞庭中學(xué)”的校牌是請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寫的。民國34年,也就是1945年軍校遷走后,洞庭中學(xué)遷入。洞庭中學(xué)于1953年改名為湖南省武岡縣第二中學(xué),“洞庭中學(xué)”那塊校牌的復(fù)制品還保存在武岡二中的校史陳列館里。
法相巖公園的那邊,是李明灝將軍的別墅。
黃埔軍校二分校雖只有短短幾年,但在這里受訓(xùn)的軍官就達23052人,其中將軍以上級別的就有50多人。如李亞芬、劉公武等,曾任中國作家出版社總編輯的龍世煇也是二分校的學(xué)員。
黃埔文化對武岡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