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州民俗
婷美郎
青州原有兩個城,府城之北,另有“青州駐防滿洲旗城”,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毀于1947年,俗稱北城或旗城。城毀之后,變?yōu)橐淮?,村名“北城”。村中方言習俗都與周圍不同,宛若人海中獨立一島。
村民至今自稱八旗子弟,家家戶戶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八旗,分得清清楚楚。
住屋起居沿襲長白山滿族習俗,大窗,前后出廈,室內(nèi)西方為首。通炕,鍋灶設(shè)在房外屋檐下。子女未成人時,全家睡在一起。兒女稍長,炕中間以木箱間隔,成一“北炕頭”。
兒子娶妻,將東房隔出東間,名為“東里屋”。
飲食保留“吃官糧”習慣,講究多樣化,一般早餐為豬油酸菜、面條,午飯與晚飯是牛肉粥。用餐時,炕上擺一個矮桌,長輩坐上首,兒女輪流端飯。入冬前家家腌酸白菜。
定婚時,雙方母親將自己用的煙袋裝上好煙,送給對方,名為“換煙袋”。然后,女方的母親約四至八人走遍全村大街小巷,讓大家知道這件事,各為“走街筒”。
迎親儀式在凌晨舉行。男家抬花轎,率樂隊至女家,新娘由長輩婦女抱入轎中,新娘的兩位兄弟,手提木制食品盒,內(nèi)裝子孫餑餑、長壽面,扶轎桿送至男家?;ㄞI到了男家門口,男家大門緊閉。女方送親的人叫門,門內(nèi)回答三種民間喜慶曲牌名:“得勝會”、“喜聲歌”、“長生樂”。三支曲子奏畢,大門洞開,樂聲中新娘“跳火盆”、“過馬鞍”,進得大門。庭院中央設(shè)八仙桌,桌上放一只裝滿糧食的斗,斗上放一只滿盛谷糧的升,升里插一支戟,名為“陡(斗)升三級”。新人拜過天地入洞房吃子孫餑餑,之后,拜見父母、長輩。此時,新娘兄嫂率人來接新娘,待吃過午飯,便接新娘回家去,名為“當日回門”。
對新娘有驗貞習俗,驗貞白布在新婚第二日由新娘親自交給婆母。北城村近年建立了博物館,其中不少展品反映了村中的特殊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