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花朝節(jié)
鴻光子
花朝節(jié)至遲在唐代即已形成,因為在唐代的詩文及史籍中,關于花朝的記載已很是常見,如司空圖的“傷懷同客處,病眼卻花朝”(《早春》)、盧綸的“虛空聞偈夜,清凈雨花朝”(《題念濟寺暈上人院》)。而在成書于后晉出帝開運二年(公元945年)的《舊唐書》的《羅威傳》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與賓佐賦詠甚有情致”這樣的文字記載。民間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花朝節(jié)這天曾親自于御花園中主持過“挑菜御宴”。而嗜花成癖的武則天在自己執(zhí)政期間(公元690-705年),每到花朝節(jié)這一天,總要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花糕賞賜給群臣。在那時,人們把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二月十五的花朝節(jié)、八月十五的中秋節(jié)這三個“月半”被視為同等重要的歲時節(jié)日。
“花朝節(jié)”的節(jié)期因時代、地域的不同而有二月十五日、十二日、二日的不同,如《提要錄》一書說:“唐以二月十五為花朝。”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二月望》中亦言:“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jié),浙間風俗以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放之時,最堪游賞。”而清人汪灝在《廣群芳譜·天時譜二》中引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誠齋詩話》云:“東京(今河南開封)二月十二日花朝,為撲蝶會?!敝劣谝远鲁醵榛ǔ?jié)的記載亦見于《廣群芳譜》一書,該書《天時譜二》篇引《翰墨記》云:“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jié)。士庶游玩,又為‘挑菜節(jié)’?!贝送?,舊時浙江紹興、河南光山還有以二月二為小花朝節(jié)、二月十五為大花朝節(jié)的民間習俗,如清光緒《光山縣志》云:“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