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文化“八寶”(6)
宏壯
六、布依《摩經》:布依族的詩歌典范
布依《摩經》是布依族所信仰的“摩教”的經典。《摩經》作為布依族的民族文化經典,仍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內容豐富充實。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摩經》吸取了漢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一些因素,但并未因引進外來文化而改變自己的面目。
布依摩教大約產生于舊石器晚期,《摩經》則與其同步。在相當長的歷史長河中,《摩經》一直以口耳傳承的方式傳承,唐宋以后,開始有漢字偏旁部首按六書造字法創(chuàng)制的方塊布依字音記錄《摩經》。布依《摩經》布依語稱“selmol”,是布依族集體創(chuàng)作、改編和傳承,并配合宗教儀式進行演唱的一種原始性的宗教文學。是布依族民族宗教——“摩教”的經典,是布依族民間信仰文化的重大集成,通過不同途徑影響著布依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生活習慣和社會生活,在布依文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
《摩經》作為布依族詩歌的典范,故事性強,戲劇性較濃,大膽夸張,富有奇妙的想象,濃郁的抒情性。布依《摩經》韻律美、節(jié)奏美。在冊亨縣丫他鎮(zhèn)的板萬村,至今流傳著的《摩經》長詩,多為整齊的五言句式或七言句式韻文體,文學手法多樣,音韻鏗鏘,節(jié)奏感強,涉及布依信仰、政治、歷史、文化、經濟、哲學、倫理、民族關系等,被稱為布依族的百科全書?!赌洝钒ā稓浲鼋洝泛汀督獍罱洝贰⒁话汶s經兩大系統,《殯亡經》卷數各地不一,冊亨縣丫他鎮(zhèn)板萬村的《殯亡經》卷數最多,共計十五卷。
它們是:《祭棺經》、《入冥經》、《出冥經》、《歌經》(共13節(jié)),《祭幡經》、《掛幡經》、《祭祀經》、《長壽經》、《下場經》(共24節(jié))、《上棺旁經》、《孝子祭經》、《囑咐經》、《贖谷魂經》、《贖頭經》。一般雜經主要有《請龍歌》、《接龍經》、《六月六祭祠》、《訪已經》、》《退仙經》等等,每一種驅邪祛病祈福的儀式都有相應經文,可謂“卷帙浩繁”。
《摩經》反映了布依族悠久的農耕稻作文化,從《摩經》來看,《安王與祖王》、《贖谷魂》等經文中均有明顯反映,起源很早。《摩經》中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精巧的手工技藝,古歌《造棉造布歌》唱述了布依族先民發(fā)現棉花,并利用作紡織原料的情景,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布依族紡織歷史久遠,《摩經》對手工技藝的記述,主要有紡織、印染、釀酒、木工等等?!赌洝贩从车牟家郎鐣鱾€時期生產關系,《亨悶經》說遠古時末造房,人們走到哪兒就棲息在那兒,過的是游牧的生活,反映了原始社會財富全體成員集體占有的特點?!赌洝分蟹从沉瞬家郎鐣虡I(yè)活動,據史料記載,布依族地區(qū)很早就有了商業(yè)活動,《摩經》中對布依族古代的商業(yè)活動有諸多反映?!赌洝返慕袒饔茫皽亍盵Wan]是布依語“歌”的意思,它是《摩經》為適應儀式性質以及教育和文化傳承需要而產生和形成的?!赌洝纷髌贩从沉瞬家老让駥τ钪嫒f物起源的樸素認識,在《摩經》中,對某事某物進行追溯,是其重要內容之一,對萬物來源進行追溯,反映了布依族先民對宇宙萬物的認識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