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婦女的古幣裝飾
玉碩
在大峽谷,傈僳族婦女用來打扮裝飾自己的竟是一串串最古老的貨幣——貝幣。
她們在頭上、胸前戴著白如玉、燦如雪的貝幣,把自己打扮得似花蝶,像孔雀。
據(jù)考古學家證明,云南最古老的貨幣是海貝,它在云南流通最長,大部分地區(qū)從戰(zhàn)國到明代都是一直在流通。由于怒江大峽谷是云南最偏僻、最封閉的地區(qū),海貝便一直使用到解放前。
五分鎳幣左右大的五十枚貝幣可換一頭豬,八十枚可換一頭牛,十枚可換一升糧。二分鎳幣左右大的一枚可換一碗涼粉,十枚可換一只雞。五公分左右大的最值錢,一串可換一頭牛。貝幣多少也是傈僳族人家貧富的象征。
在怒江大峽谷,貝幣開始是沒有串在一起的。由于在那黑暗野蠻的年代,外敵入侵和民族氏族間的械斗不斷,還要遭受強盜的搶劫,自然災害引起的遷徙,貝幣保管十分不方便,聰明的傈僳族婦女便把它鉆個孔串起來,戴在頭上,挎在身上,防止丟失。
斗轉星移,貝幣便成了點綴傈僳族婦女的裝飾品,成了傈僳族婦女愛美的象征。
傈僳族婦女把貝幣視為傳家之寶,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裝飾品。當姑娘長到十六、七歲,做父母的就會精心為女兒準備一串海螺貝。不管家境如何困難,這串貝幣是非給不可的。母親不幸去世,她們留給女兒最珍貴的東西也是貝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