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的姓名
分界線
阿龍的命名較為簡單,按男女分別排行。男女均從老大排到老八。如生了第九個孩子則按父母喜歡的東西來為孩子命名,如弩弓等。
柔若人命名法是按孩子的生辰時令、居住環(huán)境、排行、相貌、體質(zhì)特征等來取的。同時,還將含比喻、仿生的詞用于孩子的名字。如孩子多病或不乖就要認干爹。其子女排行是男孩就在其排行后加“事”,女孩加“妞”來區(qū)別。
阿怒怒蘇多實行父子連名制。他們的一生一般有三次命名。他們認為孩子一出生后便要立即取名。第一個名要取得丑惡怪,否則鬼會將孩子的魂勾走。當(dāng)孩子們長到十三四歲可交朋友后,同輩人或情人會為自己取“青年名”。此名僅限于同輩及情人間使用,否則,將被視為不懂事。結(jié)婚后,初婚男子由其父按父子連名的方式為其取命。方法是在后代的名字前冠父名的最末一個字或最末兩字。目前,匹河怒蘇的蜂氏族的父子連名制已排列到66代。
1949年后怒族逐漸改用漢名。名字多由老師或有文化的父母起。但其命名的隨意性很大,也有同胞姊妹間使用三四個甚至五六個姓氏的。
怒族父子聯(lián)名制
福貢縣匹河、洛本桌鄉(xiāng)的每一個怒族男子,在其一生中都有三次命名:第一次是正名,出生之后即由父親或祖父、伯父為其取名,正名不一定有特殊含義,但它將是終身使用的名字。第二次為青年名,當(dāng)男孩長至談情說愛的年齡,由同輩青年朋友、情人為其取名,青年名只能在同輩男女青年間稱呼,不得在家中或長輩面前稱呼。第二次命名在結(jié)婚之時,為父子聯(lián)名制名。即男青年結(jié)婚時,由其父親命名,將父親名字的最末一字或最末二字冠于兒子正名之上,從此,他便可以享有父母一定的財產(chǎn)繼承權(quán),并承擔(dān)起承遞世系的任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