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習(xí)俗禮儀(2)
雅茹
商務(wù)活動必須注意,在緬甸,女性地位高,不可歧視女性。認為左手是不潔的。男女不可牽著手走路。游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舉動,會被視為“罪惡滔天”。跨坐石佛像上拍照,會惹出麻煩,甚至有可能被課刑。一般人決不會坐在高過和尚的坐位,商客必須“人境隨俗”。為了接待和尚,緬甸商人天大的事可不管,約會也只好改期。
緬甸人喜愛鮮明色彩,也喜歡用貓頭鷹作圖案。他們除了喜歡穿“紗籠”以外,,還愛用金首飾,不少人寧愿節(jié)衣縮食也要買一二件首飾佩戴。婦女首飾除金耳環(huán)、金項鏈、金戒指、金手鐲之外,還有金腳鐲,男人簡單些,通常是金項鏈、金戒指翻金鈕扣。緬甸男人頭上愛扎素色裹巾,緬甸人稱之為“崗包”。女子穿的紗籠一般很薄,配有底裙,有的還系上銀帶或裝飾鈕扣,最隆重的盛裝是穿著白色蟬翼紗的上衣和紅色的紗籠。在緬甸,不論男女平時很少穿鞋襪,不是光腳,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涼鞋,政府官員只是在接待外賓時才穿鞋襪緬甸人以米飯為主食,吃飯不用筷子,也不使刀叉,而是用手來抓。有愛好洗澡的習(xí)慣,一般早晚各洗一次。
緬甸人的口味特點是酸、辣、清淡,不油膩,類似我國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愛吃雞、鴨、魚、蝦、蝦醬、魚醬,喜食咖哩,要求略帶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們喜歡用水果做萊。如把芒果切成片,拌隊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以及炒過的辣椒籽,吃起來又酸、又咸、又辣、又鮮。
緬甸人喜歡鮮明的色彩,例如傳教徒所穿的番紅黃色裝束。緬甸人名字的傳統(tǒng)性特點是有名無姓,并往往在名字之前加上一定的稱謂詞,以標明其性別、年齡、官位、尊卑及特定的感情色彩。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意即自謙為“弟弟”或向?qū)Ψ轿糠Q“弟弟”。對長官或受尊輩的男子,其名前往往加“吳”,意即敬稱對方為“叔叔”、叫“伯伯”。對平輩或年輕的男子,名前往往加“郭”,意即稱對方為“兄”。
緬甸人認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須做兩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開在星期二做事,緬甸人有個風(fēng)俗,每逢星期五這一天,忌諱乘船渡河。緬甸人送給別人東西時,必須在星期一至星期六進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紗籠等。避諱母雞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財。避諱旅途遇蛇,若遇蛇,則應(yīng)返回并推遲行期。忌在“安居期”(從緬歷4月15日至7月15日)結(jié)婚、宴請、遷居、娛樂,僧人亦不得外出。嚴忌不脫鞋就進入佛塔或寺廟。忌睡高床。在吃飯時,須按照男右女左的習(xí)俗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