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飲食習俗(2)
梓桑醬
襄陽牛肉面
金黃纖細的面條,爽口的牛肉,紅潤醇香的牛油,再加上青翠的香菜、蔥花裝飾,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襄陽牛肉面便上桌了。夾起一柱面,在飄滿牛油的骨湯中浸潤一下,趁著熱氣,一下入口,辣椒的辛香、牛油的膻香、蔥花香菜的鮮香,在口中匯聚、交融,回味無窮,越嚼越有味,越吃越過癮,整個身體都會隨著這股熱辣勁兒興奮起來,美好又充滿活力的一天,便從這一碗面開始了。按襄陽人的習慣,黃酒或豆?jié){是牛肉面的標配,能沖辣解渴助消化;如果再添一個雞蛋,可謂美味健康又營養(yǎng)的豪華套餐了。
就是這樣一碗麻辣鮮香的面條,在經(jīng)歷300多年的歷史后,逐漸成為襄陽人的飲食習慣和世代延續(xù)的情懷,是襄陽味道的獨特標志,更是襄陽人熱情厚道的象征。
棗陽酸漿面
酸漿面發(fā)源于棗陽市琚灣鎮(zhèn),距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在其傳承和發(fā)展的過程中,酸漿面在保持個性的同時兼收并蓄各個時代的飲食文化,成為既能登上大雅之堂、也能存于鄉(xiāng)野小館的面食。2009年,琚灣酸漿面被公布為棗陽市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2年又入選“湖北省首屆食文化名食”,目前被列入湖北省第四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這是一碗滿是“干貨”的面,白菜、芹菜、綠豆芽、肉末、酸菜末、芝麻末等與勁道的面條匯聚碗中,在漿湯的滋潤下各顯其能,構(gòu)成集酸、香、辣為一體的特色面食,味道可口鮮美,又有生津開胃、祛暑解寒之效。
好吃不貴,經(jīng)濟實惠。和襄陽牛肉面一樣,如今酸漿面面館的身影在襄陽的大街小巷也很常見??煽邗r香的酸漿面豐富了襄陽人的早晚餐,也成為牽掛游子的一縷馨香,更是襄陽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宜城大蝦
宜城大蝦作為“襄陽名菜”中的首道名菜,是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風味小吃。宜城大蝦具有很強的季節(jié)性,從入夏開始,到入秋結(jié)束。短暫的美味,成為每一個襄陽人不可錯過的季節(jié)性美食。
宜城大蝦之美,在于菜色美、味道美、價格美。溫潤的鹵蛋、翠綠的黃瓜在色澤鮮紅的大蝦中若隱若現(xiàn),香辣的氣息撲鼻而來,直讓人垂涎欲滴。咬一口,大蝦肉質(zhì)細嫩、味道鮮美、香辣可口。和潛江油燜大蝦不同的是,宜城大蝦一點都不“悶”,而是直接的味覺刺激——麻、辣、鮮、香。正如第一次來襄陽就能感受襄陽人的熱情一樣,從進入味蕾的那一刻起,宜城大蝦的香辣便釋放出來。小龍蝦之所以風靡襄陽,除了味道美還在于價格很平民。
秋初,正是小龍蝦“告別”市場之際,趕緊抓住宜城大蝦的“小尾巴”,嘗嘗襄陽小龍蝦的與眾不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