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晴隆苗族(原喇叭人)風韻(2)
微熹子
解放前紡織、剌繡和加工油桐是長流的經濟支柱。長牛三面沿江,山上的樹林和各式各樣的民居,像條五顏六色的彩帶系在牛頭上,山下的北盤江像一根銀鏈纏繞在牛腳上搖搖晃晃,像一頭西班牙斗牛。
站在長牛北面的云盤山上往北面遙望,六盤水一帶的萬重山峰和北盤江沖刷形成的花月巖縫——一線天,西面為花月巖,東面為西那巖,一線天就在兩巖之間,寬約100,從巖尖至水面的垂直距離約800。雨水季節(jié)兩巖中部各噴出一爆布,像兩條銀色巨龍飛瀉江中。一線天像在地球上劃開的一道裂縫,也像萬山叢中掛著的一條迎風飄動的彩帶,美不勝收。
晴雨(晴隆——六枝雨洗)公路大橋從一線天跨過,車輛和行人像從天上飛走一樣輕盈,為一線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光照電站蓄水后,水位升高,從光照電站乘船行20余公里就到了奇觀景地——一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