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白宮”(3)
又珊桑
也許有的氈房在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在內(nèi)部卻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條,試想在一個只有30多平方米的氈房內(nèi),既要有“客廳”、“臥室”,又要有“伙房”和“庫房”。要安排得好是不容易的。氈房的門一般朝東開。氈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
有時三代人要住在一個氈房里,他們也會安排得很好。進(jìn)門左上方是兒子和兒媳婦的床位,床前掛有緞幔;正中上方擺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是主人的床位,有的還設(shè)有特制的床,一般不允許晚輩在上面坐臥,正中的衣物箱子前,鋪有華麗的氈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擺有食品和飲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獵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鐵皮爐。
氈房的四周幾乎都擺滿了東西,中間還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來十幾位客人也不顯得擁擠,有時在氈房里舉行賽歌會、音樂會和舞會,可想而知這草原上的“白宮”容量有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