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名山之九仙山的民間傳說(3)
犇羴骉
九仙山主要景點
1、華巖寺道、佛、儒,三教合一。據(jù)考證,華巖寺在唐朝已經(jīng)存在,為供當(dāng)?shù)啬镣踝又聫R,舊廟位于鷲峰山坳平洼處,建毀時間不詳,但考其石柱、石條、石梁、放生池等遺址,可知規(guī)模頗大,香火是十分旺盛。1989的,村民募捐興建新廟,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塑有九仙王子和八仙塑像。傳聞此山有仙氣,有求必應(yīng),自古以來,建甌、古田,屏南三縣市來此朝拜者眾;現(xiàn)在六月初一為華巖寺廟期,屆時閩北、閩東等各地香客紛至踏來,甚為熱鬧。
2、鷲峰為福建省著名的鷲峰山脈主峰,最高處鷲峰巖,海拔1539米,全裸峰巖聳立于群山之巔,似一只禿鷲昂向天,并作嘶鳴樣。
3、迎客松山頂上,古松參天,多為黃山松、巖殼松,似螺旋、像蓮臺,尤似迎客松突兀挺立,如黃山的迎客松,挺拔偉岸、姿態(tài)優(yōu)美。
4、仙人棋盤幾塊巖石或平或倚,可供二、三十人休息。其中有一塊巖石石面平坦約16平方米大小,呈正方形,當(dāng)中有一道寬約30公分的裂縫,從中長出了一道茅草把石面一分為二,這就是傳說中的仙人棋盤。會當(dāng)凌絕頂,站在巖石上環(huán)視四方,萬里云天山河盡收眼底。重重疊疊的群山延綿起伏,伸向云際天邊,視野開闊,壯麗壯觀。如愜意地躺在棋盤石上,伸展四肢,仰面朝天,溶入畫中,溶入天地之間。
5、辰山對望建甌最高峰辰山(海撥1822米)與九仙山遙遙相對,默默相望。相傳,辰山是大王,九仙山是仙女,面山對望,如銀河初會青年男女對影相親,情深意濃,互相致意。
6、仙人洞棋盤石下是個仙人洞,洞里約有2平方米大小,地面順山勢陡斜。洞內(nèi)高處有香爐,插滿香桿,爐旁盡是香灰,可見香火不斷。一片天然巨石蓋在洞上,洞前上方。巨石前伸出一米余,如屋檐,這里是宿營的好地方。相傳,這是仙人的憩息之處。
7、山頂觀日出凌晨東方的天空現(xiàn)出微白。隨著天逐漸亮可見東方天邊一大片云海濃厚翻滾象大海洶涌的波浪,山巒時隱時現(xiàn),奇妙變幻。晨曦中東方天邊的云彩變成淡黃色的彩霞,一會兒就變成了桔黃色,瞬間,滿天的薄云都染成了金黃色——彩霞滿天,這時太陽馬上就要出來了。隨后,太陽在云后緩緩上升,紅紅的,并不耀眼;過了幾秒鐘,太陽變成金黃色;很快,圓圓的太陽全出來了。
8、天馬石相傳是曹國舅的坐騎,位于九仙山頂,巨石光滑,黑色,如匹奔馳的駿馬,昂首翹尾,栩栩如生。
9、九仙巖位于九仙山巔,巖上有棋盤石,巖下有九仙洞,巖下平洼上有九仙廟遺址。
10、觀湖巖位于往新九仙廟道上山埡口西北側(cè),山崗上有多處巨石平臺,可遠眺建甌洋后水庫,只見水面在陽光照耀下,如鏡面般明亮顯目。
11、將軍巖位于舊九仙廟道上山彎處,有一行直排三巨巖,似一穿盔甲將軍背著長劍。
12、仙翁巖將軍巖側(cè),據(jù)傳是鐵拐李酒醉后神韻。
13、百丈巖將軍巖側(cè),巖高而筆直如削。
14、九龍漈華巖寺下,有九個瀑布,稱九龍漈。特別是春夏時期,山蓄水,水成瀑,山水合一,增添了九仙山的靈氣,堪稱一絕。
15、九仙云海九仙山氣候多變,風(fēng)大霧多。晴朗天氣或雨后山上霧海茫茫,伴隨陣陣松濤,如九仙過海各顯神通。
16、九仙古道九仙山居閩北與閩東交界,自古是閩北通向閩東沿海的重要通道。山上石砌古道拾級而上,尤以華巖寺上山頂?shù)墓诺?,有“九曲十八彎”之稱。
17、試劍石位于華巖寺左上方,相傳九仙當(dāng)年在九仙山喝酒,酒后呂洞賓劈石試劍。
18、九仙石桌位于華巖寺左方,一平坦大石,相傳九仙在此飲酒品茶。
19、向天獅華巖寺左前方,有一巨石昂首向天空,相傳為九仙坐下寶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