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霞寨榜眼府
代桃
平和縣霞寨鎮(zhèn)鐘騰村是漳州市轄區(qū)內(nèi)三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之一。這個地處偏僻的村落之所以聞名遐邇、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主要是因為這個村子歷史上出了一個武榜眼,名叫黃國梁,而這個武榜眼的豪華府第如今還在默默訴說著滄桑的悠遠和故事的傳奇。
魁星踢斗武榜眼
黃國梁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出生在平和縣銅陵村(即今霞寨鎮(zhèn)鐘騰村)朝陽樓里。黃國梁家里兄弟較多,家境貧寒,但其父黃天祥家教很嚴,發(fā)現(xiàn)黃國梁自幼喜歡舞刀弄槍,就送他到當時有名的嚴峰祖祠武館,聘請名師傳授武功。關(guān)于黃國梁拜師習(xí)武,當?shù)赜袀€傳說,說是有一次,黃國梁挑炭去賣,在回家途中路過一個武館,看到兩個習(xí)武學(xué)徒合力扛著一把一百多斤的大刀,臉上有點不以為然的表示,這兩個學(xué)徒就說你來試試看。黃國梁上前不費吹灰之力就提起大刀,在手上舞得虎虎生風(fēng)。兩個學(xué)徒立即稟報師父,武館教頭聽后大喜,當場收黃國梁為徒,精心調(diào)教。黃國梁秉性聰慧,勤學(xué)苦練,在名師點撥下武功大進,刀槍棍棒樣樣精通。據(jù)說他身高1.9米,臂力過人,鐘騰村如今還保留著他年輕時練功用的幾塊武功石,每塊重達340斤。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黃國梁21歲參加武舉鄉(xiāng)試中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黃國梁進京會考,在殿試中以其“魁星踢斗”的大刀技法,贏得滿堂的喝彩,深得皇帝的賞識,被欽點為辛丑武科第二名(即榜眼),并特封其為御前侍衛(wèi)郎,成了皇帝的貼身侍衛(wèi)。其實黃國梁不僅武功十分了得,而且文才也不遜色。因為當時武舉的策論,不僅要武經(jīng)七書,更要論語、孟子。據(jù)《清史稿·選舉志三》記載:“武科……一如文科……論題二,首題用論語、孟子,次題用孫子、吳子、司馬法?!?/p>
黃國梁高中武榜眼時,同為漳州籍、曾任《四庫全書》總裁的大學(xué)士蔡新已經(jīng)75歲高齡,獲悉這一喜訊,欣然為之題寫一副充滿儒家思想的對聯(lián):“安土敦人敬長愛親猶是當年遵古訓(xùn),撫今追昔登科及第果然繼世振家聲?!笨梢?,黃國梁不是一般的武夫,而是文武兼?zhèn)涞娜瞬拧?/p>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南陲邊界騷亂,黃國梁受命赴云南任提督,不辱使命,以威鎮(zhèn)邦平息叛亂,又以和感召鼓勵耕織,迅速穩(wěn)定民心,安定邊陲。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黃國梁不幸英年早逝,年僅39歲。其死因,民間傳說不一。而傳說最廣的,則是因其生前為人剛正不阿,耿直盡職,得罪權(quán)貴,被陷害致死。由于黃國梁任職期間竭盡忠誠、功德昭彰,乾隆皇帝特賜白銀13300兩,在其故里建造府第,這就是我們?nèi)缃裨阽婒v村看到的榜眼府。在榜眼府西北約500米處,營建了一座形似古代大銅錢的三層大土樓——余慶樓,于1796年落成后,讓黃國梁的族親世代在此安居。此外,還在黃國梁的祖居地朝陽樓前豎石旗桿,顯示其榮耀。
金碧輝煌大豪宅
榜眼府在群山環(huán)抱中,坐東朝西,背靠溪平山,而朝望月山,北眺海拔1190米的雙峰山,南望形似筆架的徑仔山。門樓前有一口大池塘,池塘邊豎著幾座八角形或四方形的石旗桿臺。府第后部有兩口水質(zhì)甘甜的古井,整座府第造型布局酷似一只穩(wěn)伏在水中的巨大螃蟹,這兩口古井就像是螃蟹的眼睛。
門樓朝北,因為面對高聳入云的雙峰山,門楣上鐫刻著“雙峰聳秀”四個大字,既是寫實,也富有詩意。構(gòu)建門樓的長條石板、石基座、石門柱、石匾都精雕細琢,樓墻用青磚拼成斜紋圖案,頂上覆蓋著三層翹角綠瓦飛檐,加上屋脊上精美的剪瓷雕,顯得金碧輝煌,格外華麗。內(nèi)側(cè)立二木二石共四根支柱為架,筑成遮雨式門道,上覆青瓦,設(shè)計一層翹角檐脊,配以彩繪圖案,與門樓組成檐外檐、樓上樓的華美構(gòu)架。門樓內(nèi)是府第廣場,面積近400平方米,用石板條鑲邊,紅條磚鋪砌,南、西、北三面是青磚砌成的圍墻,西面的院墻砌成三段,高度分別為1.8米、2.2米、2.5米,自北向南漸次升高。
廣場內(nèi)正東面就是府第主建筑,從廣場登五級臺階就走進府第大廳,臺階由長達2.5米的長石條鋪成,兩邊用0.4米寬的石板鑲鋪成斜面。大廳門口蹲著一對約1.6米高的護門大石獅,顯得威嚴氣派。府第正廳設(shè)計為前低后高的臺階式二進大堂。大堂左右兩根主柱的楹聯(lián)寫著:“江夏分支光甲第,銅陵衍派振家聲?!毕路介T柱的楹聯(lián)則寫著:“一門詩禮流長澤,千載香煙鎖白云?!蓖鹑粼姸Y之家。
整座建筑石條為基,青磚砌墻,精選優(yōu)質(zhì)木料為梁桷,木工架屋匠心獨運,疊木轉(zhuǎn)梁,沒有用一枚鐵釘,屋頂桷木厚達6厘米,十分堅固而又美觀。泥水匠砌墻,也技藝高超,石板、青磚都是精心挑選,質(zhì)量上乘。磚石砌筑嚴絲密縫,用刀片也難插進去,歷經(jīng)歲月滄桑墻體仍十分堅固。建筑裝修裝飾十分堂皇豪華,到處雕梁畫棟,屏風(fēng)龍鳳、花鳥魚蟲木雕、飛天仕女等古代人物圖案,屋檐彩畫,石門柱梅花圖案,大門彩繪武將守護圖威武逼真,屋頂上塑飛檐翹脊、雙龍戲珠,真是流光溢彩,極富美感。
府第上廳南、北面各開一邊門與護厝相通,南北兩邊護厝都是三進帶天井,其中緊靠廣場的第一進為一大間,進入第二進需經(jīng)過一座與主建筑大門墻體對齊砌起的石門,南北側(cè)石門內(nèi)有鵝卵石砌成的甬道,第二進和第三進都是一大間帶兩小間,并有邊廊。第三進房門口甬道的后墻邊,各建有一口圓水井,猶如螃蟹的雙眼。護厝的墻磚與府第大廳用磚同一規(guī)格,墻體厚實,采用雙磚封邊,內(nèi)外一致,全磚交墻,中間充以三合土粘結(jié),十分堅固。南北護厝前有甬道門,門上分別題著“植桂”和“培蘭”字樣,充滿文人的雅趣,讓人感覺府第的主人不是一般粗魯?shù)奈浞?,武榜眼有文人氣。?jù)說當年府第南面護厝第二進天井種有古老的柏樹和桂花樹,北面護厝種有松樹和玉蘭花樹,與“植桂”和“培蘭”的字樣相契合。
環(huán)境優(yōu)雅古村落
鐘騰村除榜眼府這座豪華府第外,還有環(huán)繞其周邊的朝陽樓、永平樓、余慶樓等3座土樓,錯落有致地組成一個精美的閩南特色古代建筑群,隱藏在藍天白云之下,偎依在綠水青山之中。
榜眼府在古村落古建筑的映襯下更出落得古韻濃郁,充滿歷史滄桑感。府第土樓、小橋流水、綠樹紅花、藍天白云、農(nóng)舍炊煙,人文景觀與自然風(fēng)光在武榜眼的故里有機融合,構(gòu)成一幅令人神往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