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沒有暖氣 北方人是這樣過冬天的!
從陽桑
燒開水灌進輸液瓶子,當成暖腳瓶。冬天家里沒有暖氣,都是用磚盤爐子燒煤取暖。為了節(jié)省煤,晚上就封住火。被窩冰涼,睡覺鉆被窩很怵頭,母親就會燒開水,灌進幾個瓶子(瓶子是去衛(wèi)生院找來的輸液瓶子,耐高溫,有橡皮蓋子封得很嚴)給我們暖被窩,抱著瓶子很暖和,很有幸福感。
早晨起來衣裳冰涼,娘在爐子上烤熱。小時候冬天很冷。早晨起來衣裳冰涼,我們幾個都賴在被窩不愿意起來。天黑乎乎的,娘起來做好飯,在爐子上又給我們把衣裳烤熱,哄我們穿上,很暖和。世上最難報答的是父母恩!
塑料布釘?shù)酱皯羯?,擋風又保溫。小時候的房子是土坯的,條件好的外邊有一層表磚。窗戶是方格子的,要糊窗戶紙。到了冬天窗戶容易透風,人們把化肥袋里的塑料布釘?shù)酵膺叴皯羯希瑩躏L也保溫。以前的人們條件差,因陋就簡地過日子。那時人們生存能力很強,很多苦現(xiàn)在的人無法想象……
在炕席下邊鋪一層干草,軟軟的很暖和。冬天睡覺冷了,父親會在炕席下邊鋪一層厚厚的干草。晚上睡覺軟軟的可暖和舒服哩!生活固然需要錢支撐,可人活著不只是為了掙錢,那樣就失去了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許多東西比錢重要……
剝棉花桃兒,彈了做棉襖棉褲。冬天娘總剝棉花桃兒,把里邊的死瓣取出來,彈了給我們做棉襖棉褲,穿上可暖和哩。剛開時的好棉花都賣了,價格貴點。棉花桃兒不值錢。就是這不值錢的棉花桃兒,讓多少村里娃兒,度過了寒冬……
棉衣袖子短了,做件暖袖套上。以前人們一件衣服穿好幾年,補丁摞補丁。當時有個順口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冬天冷棉衣袖子短了,娘給我們做個暖袖套上,感覺很暖和……人之所以懂得珍惜是經(jīng)歷過苦難。讓孩子多了解父輩的以前,也許有好處吧?
拿棍子敲冰凌墜兒吃,吸溜吸溜不嫌涼。冬天的村莊光禿禿的,給冬天鑲上光亮的顏色的是長長短短的冰凌墜兒。它們垂于房檐瓦下;墜在枝頭、柴草垛的草帽邊緣!我們瘋玩累了,會拿長木棍子敲冰凌墜兒吃。吸溜、吸溜,也沒人嫌涼……
去村邊大坑打刺溜滑,摔屁股蹲兒。到了三九后,村邊的水溝、大坑里水都結(jié)冰了,我們經(jīng)常去打刺溜滑兒玩。不小心就摔屁股蹲兒,也有冰薄的地方踩上去咯吱咯吱響,偶爾也會掉水窟窿里,很危險。記住,小孩兒不能去水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