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钓楊^山的傳說故事
我愿溺海
鰲頭山位于保康縣馬橋鎮(zhèn)中部的鰲頭山村,鰲頭山的東面和西面,大部分是懸崖峭壁,深山峽谷,野竹、巖柏、鐵匠樹叢生,那里地勢險(xiǎn)要,空氣新鮮,水草常青,是香獐、黃麂、山羊、豬獾、狗獾等野生動物的天然場所。
鰲頭山環(huán)境優(yōu)美,古文化歷史悠久。這里民風(fēng)淳樸,村民熱情好客。在粉清河流域,鰲頭山的傳說尤為神奇,村民口口相傳的有兩個版本。
一說鰲頭山亦曰“搖頭山”。傳說,從前祖師爺準(zhǔn)備到此山登位,可是由于此處的山土輕,當(dāng)他剛一踏上山尖,山就搖晃起來,祖師爺站立不穩(wěn),又轉(zhuǎn)到別處去了。后人又稱搖頭山。
二說鰲頭山南側(cè)有一小山梁伸向粉青河,形似鱉魚頭,傳曰韓湘子斬鱉魚,因其頭飛落于此故名。
山腳下有一個大巖灣,是個數(shù)丈深的龍蔭潭,此灣取名為龍?zhí)稙?。潭里有個鰲魚,修煉成精后經(jīng)常做惡。它把身子一橫,攔斷粉清河水,河水逆流而上,沿河兩岸的田地房屋被淹沒,老百姓深受其害。
有一次,鰲魚精作起怪來,把河水?dāng)r斷,把粉清河水逼回到“低池河”里面,所以低池河又叫“讓水河”。沿河的百姓為了不讓鰲魚作怪,向鰲魚許愿定為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小祭就是周圍老百姓敲鑼打鼓用整豬整羊燒香化錢去祭鰲魚;大祭就是用童男童女扔到河潭里去祭鰲魚。
多年來,百姓一直按時(shí)祭奠鰲魚,稍有不慎,鰲魚就要做怪。韓湘子修仙得道在湘子廟登位后,聽說有魚妖在此作惡多端,兩岸百姓受苦,他決心為民除害。
一年六月六日的祭日之時(shí),韓湘子乘一葉小舟逆流而來,但見他立于船頭,英姿颯爽,一表人才。岸上待投入河中作祭的童男童女被綁著,哭聲悲切,送行的人群面對將要發(fā)生的慘景,目不忍睹,無不落下同情的淚水。
正午時(shí)分,兇狠的鱉魚張開血盆大口,咆哮怒吼,向人們施展淫威。韓湘子持劍在手,擺好架式,駛向魚妖。鱉魚見勢不妙,時(shí)而抬頭,時(shí)而擺尾,掀起排排惡浪,韓湘子則機(jī)智靈活,勇猛不凡,水上斗殺鰲魚如履平地,他趁鰲龜頭部露出水面之時(shí),搶步上前,手起劍落,將其斬殺。兩岸人們只見劍光一閃,鱉魚之頭飛出老遠(yuǎn),一聲巨響,落于河西山坡上,霎時(shí)變成一座小山,鰲頭山因此而得名。
不久,山根處露出兩股泉眼,一為紅水,一為清泉。人們稱紅泉為鰲魚之血,清泉為鰲魚之唾液。韓湘子斬殺鰲魚精后,周圍的老百姓過上了安寧的日子。
一年四季,鰲頭山泉眼流出的清泉,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人們說魚妖獻(xiàn)唾液于民間,是對百姓的補(bǔ)償,為的是將功折罪。鰲頭山村民就是用傳為“鰲魚瓊漿”的清泉釀造的系列白酒,美味可口,在鄂西北一帶聞名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