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延安婚禮習(xí)俗
小谷君
延安地域遼闊,各處風(fēng)俗、語言習(xí)慣不盡相同,但是,延安各地的婚事操辦,卻大致是一樣的。
舊時(shí),男女婚事,聽?wèi){“父母之命,媒妁之約”而定,本人沒有自主權(quán),婚姻多屬買賣性質(zhì)?;橐鲞^程一般為擇親、提親、訂親、商話、嫁娶、婚禮等程序。
那時(shí),男女自13歲起,父母便托人給兒女挑選對象,了解對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輩祖宗親路,有無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轎夫和拉驢公子等),門風(fēng)(一般指一家人為人處世情況,若外界影響不好,稱其人氣不正)、光景(主指錢、糧、家產(chǎn))、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擇對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擇對象出生年、月、日、時(shí)是否“犯月”相克)等情況。門當(dāng)戶對,即約請一合適的中間人(即媒人)說合提親。期間,男女均不知其中緣由,更不曾會面?,F(xiàn)在不同了,男女青年自由戀愛,誰也不樂意搞這種名堂,少數(shù)思想落后的家長也只能背著人搞。
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親,即使女方家長相中的,也是通過媒人示意男方家長向女方提親。此時(shí),媒人扮演主角,對方家長領(lǐng)會來意后,通過親戚朋友側(cè)面了解其根本、門風(fēng)、光景、人品、八字等情況,視其合適與否,拿出主意,通過媒人傳話,媒人發(fā)現(xiàn)是小妨礙,必用三寸不爛之舌來說合。經(jīng)媒人說合,雙方家長認(rèn)可,選吉日(一般為雙月雙日)舉行訂親儀式。一般縣北在男方家舉行,縣南在女方家舉行,由男方拿出煙酒喝訂親酒,后媒人根據(jù)提前與雙方家長分別議定的錢物而宣布“彩禮”及訂親衣物,并由男方家長把錢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長。女方也通過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襪及褲帶,民間稱鞋為“穩(wěn)根鞋”,褲帶為“長命帶”,以示婚姻關(guān)系能穩(wěn)固、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