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古老民俗的奇特生活
谷楓子
似乎沒有幾個國家能像尼泊爾一樣擁有那么多名號:南亞的高山王國、世界上地表差異最大的國家、眾神國度……在這里,你可以盡情感受宗教的神秘、古老民俗的奇特、似乎從未改變的市井生活。但有一點,需要你放慢節(jié)奏,才能真正融入其中。
加德滿都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首都作為初到某個陌生國家的首選。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以下簡稱“加都”)意為“光明之都”,來到加都,仿佛時光倒回至中世紀。博大哈佛塔、帕斯帕提那神廟、加都杜巴廣場、活女神廟、猴廟這些世界級文化遺產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你這是一個尼泊爾藝術殿堂。
人們都說在加都,屋有多少,廟有多少;人有多少,神有多少。漫步在加都充滿歷史感的小巷里,到處可見神龕、廟宇,還有敬香的教徒。佛教已是尼泊爾人生活的部分,所以這里的佛像幾乎個個栩栩如生,非常人性化。肢體及面部表情豐富得似乎要與你對話。當你漫步于杜巴廣場入口左側的庫瑪麗寺(KumariBahal)附近,如果夠幸運,還能見到活女神庫瑪麗?;钆瘢櫭剂x就是活在人間的女神,庫瑪麗,意思是處女神。住在庫瑪麗寺中的活女神會定點通過窗口接受教徒們的頂禮膜拜。在任期間,活女神接受寺廟供奉,直至青春期退休后可帶走一大筆財富,自由結婚生子。據說原來老百姓大都不愿娶退休的活女神,但現在經濟考慮已經超過敬畏心理,爭先恐后追逐這樣的女孩。
而在加都,最神奇的體驗當屬參加尼瓦爾人的一種奇特婚俗——未成年女孩與水果結婚。尼瓦爾人是尼泊爾的一個土著民族,極富藝術創(chuàng)造力,如今保留在加德滿都谷地的古代建筑大都出自尼瓦爾人之手。在尼瓦爾人家里,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女人會成為“寡婦”。因為尼瓦爾族女孩成年之前(一般在7-9歲之間),會跟象征著永恒婚姻的貝爾樹果實舉行婚禮,這個結婚儀式在尼泊爾語中叫“益喜”。他們相信,在“益喜”儀式舉行以后,女孩便能一生擁有“新郎”——印度教中西瓦大神的保佑。
“益喜”儀式通常會辦得非常隆重,像正式婚禮一樣,邀請親朋好友們一起參加。待嫁的小姑娘披金戴銀,流光溢彩,如桃花般粉嫩的面龐綻放著羞澀的微笑。儀式很開放,并不拒絕外鄉(xiāng)游客,你盡可以參與其中,分享他們的幸福。
泰米爾街區(qū)淘尼泊爾手工藝品
來到加都一般會選擇住在泰米爾街區(qū),這里是尼泊爾政府在加都專設的涉外旅游區(qū),可謂住宿、美食、購物三位一體的旅游勝地。這里擁有加都最好的一切,懷舊的嬉皮士與南亞混搭風一起彌散。你可以買到獨具尼泊爾風情的手工藝品,如戲劇中的牽線木偶,也能買到很多知名品牌的戶外用品,不過大多不是二手貨,就是貼牌貨,需要你仔細甄別。置身寧靜古城的自在生活
巴德崗
今天所說的“加德滿都”是指加德滿都河谷,其實是由加德滿都、帕坦還有巴德崗這三個古城組成的一個大城市。巴德崗,在尼泊爾語言中的意思是朝圣之城,是一座很特別的古城,比起加都,這里更寧靜和諧,也更原生態(tài)。
巴德崗不大,但生活氣息濃厚。白天這里有不少游客,但當地人似乎早已司空見慣,依舊過著屬于自己的自在生活。
清晨,你會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拿著貢品來到神龕前,進行每天的祭祀儀式;路邊的臺階上,專心做針線活的女人神態(tài)是如此投入;身穿橘紅色僧服,額頭畫著紅白圖騰的苦行僧神情淡定地坐在寺廟前;正在勞作的婦女當看到鏡頭對準她時,竟仰天大笑,不知想起了什么開心事。每個人都那樣悠然自得,讓外人羨慕的同時又不由得疑惑:他們那樣貧窮,卻為何笑得如此燦爛!
對于外來游客而言,巴德崗除了古城原生態(tài)的市井生活外,最吸引人的莫過于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因為這里是加德滿都谷地內的手工藝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所以當地手工藝品的種類和復雜程度甚至超過了帕坦。雖然品種不如加都齊全,但價格卻比加都和帕坦都便宜,好好享受砍價的樂趣吧。巴德崗老街是這里最本色的購物街,出售陶器、木雕、面具及紙制品。不少游客會在陶藝制作廣場、唐卡小店、提線木偶的攤位前流連忘返,就算別的不買,至少也會買一摞紙燈籠帶回家去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