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文化名人馮雪峰(5)
半世流離
上饒集中營受難
馮雪峰在回義烏的三年時間里,除了創(chuàng)作《盧代之死》以外,還利用一切機會,為宣傳、組織抗日做了許多具體工作。組織農(nóng)民成立抗日群眾武裝“同心會”。覓購槍支彈藥,準備在日軍入侵時開展游擊戰(zhàn)。聯(lián)合社會各界志士仁人,開展民族抗日統(tǒng)戰(zhàn)工作。會同朱祖芳、張希丕、朱國祥等創(chuàng)辦赤岸中學戰(zhàn)時補習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政治思想教育。還為戰(zhàn)亂回鄉(xiāng)的知識青年作軍事知識的演講,培養(yǎng)他們的實戰(zhàn)本領(lǐng)。他給小舅父朱師德親筆寫了一副對聯(lián):“劍戟未云折,虎狼莫敢游”,激勵親友敢于向虎狼似的日本侵略者作堅決斗爭。這是迄今唯一發(fā)現(xiàn)的雪峰的對聯(lián)。不久,他的祖父準備在神壇村南的大路邊修個涼亭,供過往行人休憩。他還親自書寫“必勝亭”三字,勒石為匾,以表示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念。
1941年1月,“皖南事變”之后,國民黨大肆逮捕共產(chǎn)黨員和抗日愛國人士。當時,雪峰正準備赴桂林,恰巧鄰村一進步青年從金華寫信給他,把國民黨在金華查抄進步文化新聞機構(gòu)并逮捕10多名革命志士的消息告訴他。不料信被國民黨的特務機關(guān)查獲。于是雪峰被國民黨特務逮捕,押解上饒集中營。
雪峰到茅家?guī)X不到一個月,就染上了“回歸熱”。在無醫(yī)無藥的情況下,他躺在牢房的木板上,再也起不來了,是難友郭靜唐和毛鵬仙的相助才挽救了他的生命。接著,他又患了肋骨結(jié)核病,病情日益嚴重,竟至爛斷了兩根肋骨。一次,他昏迷不醒,憲兵特務以為他死了,把他丟在破廟里。幸虧難友發(fā)現(xiàn),把他抬回來,用竹片刮去他胸口的爛肉和膿血,但無法阻止他的病情繼續(xù)惡化。難友毛鵬仙用一把刻圖章的小刀,一碗清水,給他開刀放膿,抽去爛斷了的兩根肋骨。當刻刀割開不上麻藥的皮肉,膿血直流時,徹骨的劇痛使他汗流滿面,但他咬緊牙關(guān),不哼一聲。就是重病在身,特務還要逼他勞動、跑步,他?;璧乖诘?。
1942年6月,日軍占領(lǐng)金華逼近上饒時,集中營倉促撤往閩北山區(qū)。雪峰是難友中年齡最大病情最重的一個。從上饒到建陽的途中.他經(jīng)受了疾病與敵人的雙重折磨。他倒在烈日下,再也站不起來。特務的皮鞭劈頭蓋臉向他抽來。“你就是打死我,我也走不動了!”他憤怒地說著,用冷冷的眼光逼視著特務分子。因為有已保釋出獄的郭靜唐的極力庇護,雪峰那天沒有被打死,他頑強地活了下來。
在這樣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中,雪峰沒有停止過同兇殘的敵人斗爭。他在難友中,首先在共產(chǎn)黨員中,進行了秘密串聯(lián),并通過各種渠道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他經(jīng)常向大家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講中央蘇區(qū)和紅軍長征的故事,講述毛澤東、周恩來的革命生涯,講述魯迅的斗爭業(yè)績,講述國際友人史沫特萊和斯諾來華訪問的情形等。他還教人學日語,說不要讓蹲監(jiān)的時光白白流逝。他的言行激勵了難友們與敵斗爭的決心,堅定了他們必勝的信心。他因此成了這批抗日囚徒的精神支柱,遇到問題總要找他商量,從越獄這樣的大事到同志間言詞不合那樣的小事,都找他談,要他拿主意。后來雪峰等被押到關(guān)押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李子芳等高級干部的石底監(jiān)獄。雪峰等在墻底挖通了秘密通道,和住在隔壁牢房的李子芳等互相傳遞信息。他還借口看病,偷偷同新四軍高干接近,給他們傳遞一些外界的消息,也曾在經(jīng)濟上為他們出過力。
雪峰以筆當投槍,即使在獄中也沒有放下戰(zhàn)斗的筆。公開的,他通過編墻報,巧妙地同敵人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當時的墻報編輯還有郭靜唐、王聞識、吳大琨和林秋若等著名文化人,畫刊頭插圖的是著名版畫家賴少其。他的著名詩篇《普洛美修士片斷》就是發(fā)表在墻報上的。他在集中營開始了停筆14年的新詩寫作。他的深沉、悲憤、壯烈、激越的獄中詩,有的貼在墻報上,有的在難友中傳抄閱誦,就像黑夜中的火炬,燃燒在難友們的心坎里。
長詩《靈山歌》是為紀念方志敏率部開辟根據(jù)地及其殉難的偉大業(yè)績而創(chuàng)作的,是他這一時期的代表作。靈山在茅家?guī)X北面,詩人在獄中與它朝夕相望。當年方志敏就曾在這里不屈地征戰(zhàn)。方志敏是他很熟悉很崇敬的革命家。他讀過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和《清貧》的手稿,并妥善保存著。他時常望著靈山沉思,悟出不屈就是靈山的靈魂。于是,他把自己強烈深沉的真摯感情,融入詩行中。詩人筆下鮮明美好、堅貞不屈的靈山,分明是歌頌方志敏烈士的偉大形象,也是歌頌整整一代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鹅`山歌》是詩人對革命者不屈的斗爭精神的絕唱。他在獄中寫了50多首長短詩,托人帶給上饒的地下黨員廖卜三保管。由于白色恐怖和日軍對上饒地區(qū)的轟炸,這些詩稿全部散失。他出獄后,將自己保存的39首詩的底稿整理題名《真實之歌》出版。這是詩人用血寫成的謳歌忠貞不屈的詩篇。
幫助難友越獄,是雪峰成功的斗爭。他幫助著名畫家邵宇、賴少其越獄,把身邊僅有的幾十元錢送給他們作路費,給他們寫浙南幾個聯(lián)絡地址。他們越獄后就是按雪峰介紹的關(guān)系,經(jīng)浙南到達上海,找到中共地下黨,回到蘇中根據(jù)地的。他還幫助集中營劇團、球隊集體逃跑的部分同志和與他一起住過醫(yī)務室的三位女同志脫離魔窟。特別是計惜英、楊良瓚、葉苓三個青年人的越獄,他的幫助更大、更直接。國民黨特務把雪峰、郭靜唐、王聞識、吳大琨與計惜英等人,組成“文化組”,與大家隔離,單獨關(guān)在一起。計惜英等三青年決心沖出牢籠,征求雪峰意見。他表示堅決支持,并要他們今后在表面上要與他們四個年歲大的人疏遠,造成不和的假象。于是他們之間逐漸“涇渭分明”。三個青年還故意與吳、王、郭大吵大鬧,制造假象,迷惑敵人。
越獄前一天,雪峰作了周密安排:第二天晚飯后他們四人把憲兵引開,引得遠遠的,給越獄有較多的機動。他囑咐計惜英等三人走時務必將他們四人的毛線衣全部“偷”走。一則避免敵人對留下的幾個人有“參與共謀”的懷疑,再則在路途上發(fā)生困難時可變賣使用。他特別叮囑計惜英,不要忘記“偷”走他那件家里才寄來、還沒有穿過的毛線背心,它可以多換幾個錢用。第二天晚飯后,雪峰策動郭靜唐等一起把憲兵引開,要求看管他們的憲兵班長帶他們四人到半里路遠的小酒店喝酒,并盡量設法拖延時間,吃了兩個多小時。計惜英等三人利用這有利時機,順利越獄,隱身在崇山峻嶺之中。本來雪峰和王聞識準備逃跑,做一個王聞識的同鄉(xiāng)、憲兵副班長的工作,已經(jīng)有了眉目。但為了幫助計惜英等,他們完全不顧自己。結(jié)果,計惜英等越獄后,留下的四人依法連坐,關(guān)了禁閉。敵人的進一步迫害落到了他們頭上,從此再也無法實現(xiàn)他們的越獄計劃了。
1943年,董必武告訴到達重慶的雪峰,是毛澤東、周恩來指示他營救雪峰出獄的。他說動了國民黨陳銘樞派的胡秋原打電報保釋馮雪峰?;锣l(xiāng)和郭靜唐幾次出面向集中營交涉,最后以治病為名保釋雪峰出獄。董必武與雪峰在1933年瑞金中央黨校共過事,在長征中他們都編在干部團“上干隊”,一起流過血汗。有件事足于說明他們間的革命友誼:董必武知道雪峰特別喜歡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1945年他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代表,出席美國舊金山創(chuàng)立聯(lián)合國會議時,特地買了一部印得非常精致的惠特曼的《草葉集》,帶回來送給雪峰。后來雪峰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三代人同住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房間,他的房間只是用布慢攔成的一角,十大麻袋書只好論斤賣掉了。但是,這本董必武贈的《草葉集》,他始終十分小心地珍藏著。
銘心的懷
1936年4月,中共中央派馮雪峰去上海工作時,周恩來專門同他作了長談,交代了在上海建立秘密電臺的任務,還給了他密碼和兩千元錢經(jīng)費,約定他用“李允生”的化名。周恩來還親自派人護送他到蘇區(qū)與張學良部的交界處,同張學良軍隊中的地下工作人員接上關(guān)系。
馮雪峰到上海后,張聞天、周恩來于7月6日以“洛恩”的聯(lián)名信,指示他“應派得力干部代表黨或蘇(維埃)紅(軍)同兩廣,首先是廣西當局建立上層統(tǒng)一戰(zhàn)線”?!皩τ陧n復榘、宋哲元等發(fā)動反蔣的運動,我們也應積極支持?!币蟀选案髋煽谷盏奈溲b發(fā)動與民眾的抗日救亡運動密切結(jié)合起來,推動‘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抗日’”。馮雪峰于1936年6月去香港同潘漢年見面,就是商量如何就近開展兩廣的上層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因為福建人民政府失敗后,原領(lǐng)導人和十九路軍將領(lǐng)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等人都在香港。
在雪峰到上海三個月之后,7月26日和30日中共中央舉行的兩次政治局會議上,討論的具體問題之一,就是馮雪峰在上海的工作。從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會議記錄中查出,這兩次會議都充分肯定了馮雪峰去上海后的工作。毛澤東說:“上海的工作是有進步的?!敝芏鱽碚f:“要建立上海各地黨的基礎,必須多派如允生這樣的人去?!蓖瑫r又說馮雪峰的“工作范圍太復雜,在外交方面、政治方面都要他負責,事實上是做不過來的”。為此,對加強領(lǐng)導的人選作了醞釀。
1938年初,在武漢的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周恩來得知馮雪峰從上?;亓x烏后,馬上去電,要他“立即前往新四軍工作”。但不久,他不幸被捕,關(guān)進了上饒集中營。曾同雪峰一起被囚的難友林秋若,出獄后于1942年底到重慶,向周恩來匯報上饒集中營這個特殊監(jiān)獄的殘酷斗爭情況。周恩來對雪峰十分關(guān)注,特別仔細地詢問她關(guān)于雪峰在獄中的一切。后來,為營救雪峰,周恩來根據(jù)毛澤東的指示,作了周密的具體布置。
1943年6月,馮雪峰被中國共產(chǎn)黨營救出獄,到了桂林。當時任中共桂林文化工作組組長的邵荃麟,把他出獄的情況報告了周恩來。不久,邵荃麟告訴雪峰,周恩來又派中共桂林統(tǒng)戰(zhàn)工作委員會書記李亞群把路費帶來給他,召他到重慶去。雪峰即從桂林動身,到了重慶。一見面,周恩來就興奮地擁抱了他。在上饒集中營遭受那么多苦難,在兇殘的敵人面前不曾流過一滴淚的硬漢子,此時此刻,怎么也忍不住激動的熱淚了。周恩來、鄧穎超還高興地留他一起吃飯。雪峰向周恩來匯報了上饒集中營的斗爭和自己這段歷史。當他談到在上海與博古爭論的事時,周恩來說:“當時你的觀點是對的,但是你的態(tài)度是錯誤的?!?/p>
接著,周恩來又找他去談話,指示他在重慶爭取公開活動,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寫些文章,同時以個人名義做些統(tǒng)戰(zhàn)工作。還指示說,為了公開活動,可以去找韓侍桁、姚蓬子和老舍等人,解決住處問題。后來組織上認為雪峰住在姚蓬子處比較安全,因此作出決定,由董必武交代馮乃超,陪同雪峰去姚蓬子家,住在“作家書屋”。
1944年8月,周恩來得知著名作家王魯彥在貧病中逝世,親自發(fā)了唁電,安慰其家屬,并請雪峰轉(zhuǎn)送王魯彥家屬撫恤費偽幣一萬元。王魯彥是雪峰的至交。雪峰經(jīng)過一些周折,把撫恤費交給處于饑寒交迫中的王魯彥家屬;真是雪中送炭。
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和蔣介石談判。雪峰最早把獲得蔣介石蓄意利用談判機會,企圖把毛澤東長期軟禁的情報報告了周恩來,使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及早制訂了迫使國民黨保證毛澤東安全返回延安的有效措施。
1946年2月,馮雪峰奉命由重慶到上海,即向中共駐上海聯(lián)絡處報到,又在周恩來的直接領(lǐng)導下工作了。周恩來仍要他在上海做統(tǒng)戰(zhàn)工作、文化工作。他在周恩來的教導與榜樣的影響下,在上海文藝界做了許多細致的工作,團結(jié)了一大批黨外進步文藝工作者。他還不顧個人安危,冒險營救中國勞動協(xié)會周穎等22人和作家駱賓基。
1947年2月,國民黨迫令中央駐南京、上海、重慶等地擔任談判聯(lián)絡工作的代表撤離,最后關(guān)閉了和談大門。周恩來又一次把雪峰找去,告訴他蔣介石拒絕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切和平建議,決心內(nèi)戰(zhàn)到底,因此,聯(lián)絡處的人員要疏散了,他自己日內(nèi)也要返回延安。他指示雪峰繼續(xù)“留在上海做些文化工作,仍以個人名義做些統(tǒng)戰(zhàn)工作。組織關(guān)系保留在中央。有必要時可找江蘇省委”。雪峰在上海堅持到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雪峰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當時,胡愈之任出版總署署長。周恩來打電話給他:“叫馮雪峰做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但待遇要比普通社長高一點,工資要高一點,要給他一輛私人用的小汽車。”表示了對雪峰的重視。那時,周恩來任總理兼外交部長,日理萬機,同雪峰的個人接觸少了,但他沒有忘記雪峰,特別是當雪峰遭受厄運的時候。1961年“右派”第一批摘帽時,周恩來親自提名為馮雪峰摘去“右派分子”的帽子。
雪峰從1933年到中央蘇區(qū)工作,就開始和周恩來交往。在幾十年的斗爭經(jīng)歷中,周恩來對他的親切關(guān)懷,長期銘刻在他心中,使他對周恩來總理懷著深深的敬愛之情。1976年1月9日,當他一聽到周恩來總理逝世的噩耗時,本來患病的他,萬分悲痛,病情頓時加重。他對湯遜安、林秋若夫婦沉痛地說:“人民需要總理,革命需要總理,他不能死呀!”那一天,他從白天一直痛哭至深夜,處于極度悲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