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喪葬習(xí)俗(2)
暗夜瞳
葬禮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葬禮一般都在教堂舉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與教堂商定舉喪日期,并要用適當(dāng)?shù)姆绞酵ㄖH友。此外,尸體要用清水洗凈,他們認為水有著無限的神力。它能凈化人的軀體、凈化人的心靈和靈魂,并能祛邪鎮(zhèn)妖。人降臨塵世要洗禮,離開塵世也要洗尸,洗刷塵世間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舉行葬禮的這一天,親朋好友手持鮮花或花圈陸續(xù)來到教堂。首先由牧師或神甫主持追思禮拜,參加葬禮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詩、贊詩、奏哀樂、禱告、宣讀由喪家提供的死者生平。教堂葬禮只是整個葬禮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舉行,只有死者的家屬、近親和親密的朋友參加,一般好友在參加完教堂葬禮后即可離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國,葬禮多以土葬為主,親朋目送靈柩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們圍繞在墓穴周圍,為死者禱告,愿他安息、靈魂升入天堂。應(yīng)邀參加親友家的葬禮,惟一可送的禮物就是鮮花??伤统墒孽r花,也可送用鮮花做成的花圈(德國人不用紙花做花圈)。在鮮花的飾帶上要寫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別了”之類的題詞。
在德國出席葬禮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盡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無花圖案的領(lǐng)帶,如果沒有黑衣服就穿顏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鮮麗的服裝。同時,在葬禮上要保持肅穆、安靜,切不可大聲談笑,否則就被視為對喪家的不尊重,也顯得自己缺乏教養(yǎng)。整個葬禮自始至終都沉浸在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中,沒有大哭的場面。除了小聲的抽泣聲,多數(shù)人都在沉思默禱,默默地為死者送行。與人們肅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裝相反,德國的墓地是萬紫千紅、鮮花盛開。墓地四周是郁郁蔥蔥的樹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蒼松翠柏。在暖和的季節(jié),百花齊放,鮮花既代表了人們對死者的追思,也是對生者的慰藉。每當(dāng)想起死者,人們會到墓地去掃墓、獻花,靜靜地呆上一會兒,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禮舉行后,喪家還有一個喪期。雖然近些年對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嚴格,但作為一名新寡的婦女在丈夫剛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頻繁應(yīng)酬,難免不招來非議。一般要求新寡的婦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顏色為主,除小型聚會外,不要參加舞會、宴會及場面熱鬧的大型應(yīng)酬,親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請她參加喜慶的聚會,以一段寧靜的生活度過喪期。對喪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婦嚴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時期內(nèi)穿著要規(guī)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