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都會苗疆古城 鎮(zhèn)遠(5)
不懂我的愛
藻井藝術
素以攢錢守財為基本特性的商人們,卻在會館的建設上舍得花錢,而且一擲萬金。萬壽宮內峰回路轉的建筑,無不雕梁畫棟。大廳中的藻井由五層八方并錯雜疊次而成,每層每幅圖飾都以民間傳統(tǒng)吉祥物作題材,如人們喜聞樂見的龍、鳳、虎、獅、麒麟、及鴛鴦、花草等,通過浮雕、著漆、鍍金,做得金碧輝煌,雍容大氣,把江面雕刻藝術表現(xiàn)得完美無缺。
戲臺屏風
在江西會館內,主題建筑應該是戲樓。而戲臺的視覺中心又是那塊木雕屏風。這塊屏風,既代替后幕,又作舞臺裝飾,還作會館的中堂畫,更是會館的為商理念。其上匾額“中和且平”,意取“中庸”、“和諧”、“和氣”、“平”、“平易”等意,這是江西人的為商之道,其實也正是江西商幫在鎮(zhèn)遠獨占鰲頭的成功秘訣。屏風二側,是表現(xiàn)蓮藕質性和富貴和諧的花鳥畫,中央圖案,刻劃的是壽、財、祿三個吉祥神。最搶眼的是“內圓外方”的裝飾花框,暗示經商與做人處世的一種道理。江西幫在鎮(zhèn)遠人數(shù)最多,發(fā)大財?shù)亩?,得功名做大官的也不乏其人。“中和且平”就是放到當代社會,仍不失警喻啟迪價值。
會館戲樓
凡會館都有戲臺。萬壽宮戲樓是鎮(zhèn)遠幾座古戲樓中僅存的一座。戲樓的多少,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生活質量。一個小山城建了12座戲樓,就可以想見昔日水陸都市的繁榮昌盛場面了。且看這副對聯(lián):“不典不經,格外文章圈外句;半真半假,水中明月鏡中花?!边€有一副:“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北砻婵矗坪跽f的是戲臺上的事,其實是在以哲理式的警句影射現(xiàn)實生活的是是非非。
會館是同鄉(xiāng)商幫的家廟。各省區(qū)都有自己的保護神。如閩幫供媽祖,湘幫供禹王,川幫供李冰,廣幫供惠能,陜幫供關羽,江西幫供的是許真君,又叫許遜,晉代南昌得道道士。會館又是幫會聚會議事的地方,也是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地方,每逢祭神日,會館大演十天半月,吃喝十天半月。全城八大會館祭祀日又不盡相同,此起彼伏,終年不絕,真的是個發(fā)財醉夢之地,富貴溫柔之鄉(xiāng)。
戲樓木雕
這是由《楊家將》(上3幅)等戲文故事等組成的木雕長卷。就在這窄窄的版面中,表現(xiàn)的人物達五、六人之多。這么多不同身份、不同表情的舞臺角色,無論構圖比例、動作造型到臉部神態(tài)、衣帽道具等,都雕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現(xiàn)了這位民間雕刻家的非凡藝術悟性和高超技藝。
就在戲臺的兩側,又是一幅木雕長卷(局部)。這幅作品的題材內容以從舞臺人物走向小城市民的日常生活,說它是鎮(zhèn)遠的“清明上河圖”一點也不為過。可以說,覽遍全城木雕、磚雕、石雕,精品盡在青龍洞,而青龍洞的經典極品,又全集中在萬壽宮。
磚墻藝術
一色的清水墻,高大牢靠,歷經270余年仍絲毫顯不出衰老破敗的痕跡。就是這堵高墻,曾讓多少人流連憑吊,嘆為觀止。《爾雅》說:“墻,謂之墉?!薄稄V雅》曰:“墉,垣墻也?!薄墩f文解字》:“垣,墻也,從土。”風流才子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界墻者,人我公私之畛域,家之外廓是也?!笔钦f圍墻是住宅庭院大小的邊界,是私人空間的屏障,是居住者安全的保證。
不同的文化追求與審美心理,就有不一樣的圍墻,江西人把產自家鄉(xiāng)的徽派建筑移至鎮(zhèn)遠,就很快成了鎮(zhèn)遠建筑風格的主題符號。圍墻又叫馬頭墻、封大墻。江西人在墻之脊、墻之角以磚砌出幾個凸出層面,然后在出檐上蓋瓦,再以磚瓦壓脊,然后在角上飾以各種形式的翹角飛檐,于是,一堵平板磚墻就變得靈動起來、飄逸起來。同時,在墻上開窗、開門,并在窗、門上作翹檐門罩,這堵磚墻就變得富有立體感。這就是江西人的磚墻藝術。
舞陽河
兩山夾溪溪水惡,一徑秋煙鑿山腳。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墜膽已落……。不敢俯睨千丈淵,昂頭但見山插天?!?/p>
這是清代鴉片戰(zhàn)爭中的抗英主帥、民族英雄林則徐取道舞水去云南赴職,經過鎮(zhèn)遠時所看到的舞陽河峽谷的驚險場景。在他記憶中,當年著名理學家王明陽貶謫貴州龍場,走的也是這條道。林先生當時可能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后,這條曾讓他魂飛膽破的舞陽河已開發(fā)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其實,鎮(zhèn)遠歷史上之所以感重湘黔境,關鍵就是這條溝通東西南北交通孔道的舞陽河。扼雄關而鎮(zhèn)大西南,大有一水鎖國之勢。舞陽河源出翁安縣金鳳山,經黃平、施秉、鎮(zhèn)遠、青溪、玉屏、新晃、芷江、懷化、黔陽入沅江,全長700公里,流經鎮(zhèn)遠93.66公里,而最瑰麗的山水風景集中在鎮(zhèn)遠境內。舞陽河風景區(qū)包括鐵溪、高過河等十大風景區(qū)。這些景區(qū)各有特點,舞陽河雍容大氣,重在平湖暢游,讓你飽覽沿岸壯美的自然風光;鐵溪河神秘莫測,重在人文休閑度假;高過河則是一條大荒未鑿的原始森林峽谷,適宜漂流探險。……
山魂水魄
一座大壩,斬斷了狂蕩不羈的孽龍,溫柔如緞的湖水埋葬了昔日絕望的吶喊。那個癡情的村姑倚在天門盼夫歸的單瘦身影已隨云煙去,峽谷里回響不絕的原是來自山外花男綠女的浪漫抒情。山之魂,留在了峭壁,那是林則徐,是王陽明,是從東方開來的征人將軍,是從緬泰走來的商人使臣;水之魄,埋在了湖底,那是撞礁的船工,是雙肩流血的纖夫,是風浪席卷的老嫗稚童……
往事如煙,濤聲止息。只有那幅刻在河岸伏波廟的對聯(lián)仍不時撞擊著人們的心胸:
“到岸猛回頭,聽舞陽河第一灘聲,浪與篙爭,好仗神威資利濟;
順流須努力,看黔國萬重山水,風隨舵轉,全憑忠信涉江河?!?/p>
舞陽河泛舟
喬羽
也曾舞陽泛輕舟,青山嫵媚人溫柔。
照影時見風擺尾,臨波又是龍?zhí)ь^。
即有怨女忘夫婿,豈無征人思歸舟。
難言桂林甲天下,權將三峽作同儔。
鐵溪龍池
鐵溪又名鐵山溪,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舞陽河十大景區(qū)之一,位于鎮(zhèn)遠縣城北面4—14公里,總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區(qū)游覽線路全長12公里。整個鐵溪景區(qū)分別由甘溪、馬路河、龍池、龍?zhí)梁印⑽讨俸游鍌€地段組成。鐵溪氣候宜人,峽谷幽深,河床狹窄,溪水湍急,岸壁陡峭,茂林覆蓋,巨石、淺灘、溶洞星羅棋布,尤“龍池”名聞遐邇。是具有娛樂、療養(yǎng)、田園風光、農家樂等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tài)休閑旅游度假示范區(qū)。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shù)達官顯貴、名人雅士、學者和專家為之尋幽覓勝,吟詩記游。明弘治二年(1489)思南知府祁順在《鐵溪游記》寫道:“鎮(zhèn)遠多佳山水,其去廊而近者,鐵溪為甚,士大夫南遷多游焉,或不得游而恨者矣!”清代著名文學家吳敬梓也被鐵溪一帶的苗民風俗和自然風光所吸引,將“鐵溪龍神嫁妹”的故事編入到《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中。
《儒林外史》標志大門
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傳》中,言之鑿鑿的記載發(fā)生在鎮(zhèn)遠和鎮(zhèn)遠鐵溪龍?zhí)兜年P于龍王嫁妹的故事,從此,鐵溪之名就一直在文化人中廣為傳播。
龍池
這就是吳敬梓筆下的那個龍王的住處——龍?zhí)?。這潭中水,有一種淺藍色的寧靜,就像一只巨大的眼球盯著世界,讓人恐怖生畏。相傳龍王的妹妹長得很丑,出嫁時怕被人看見,就傳話要鎮(zhèn)遠人關門閉窗,不許張望,若誰偷看讓龍妹看見了,就有惡風暴雨,平地水漲三尺,鎮(zhèn)遠就要遭大難了……
沒有人探究這個潭到底有多深。鎮(zhèn)遠多古謎,也許,這龍宮之謎永遠也不會被破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