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史上著名的公主 平陽公主
放開那三國
平陽公主,女中豪杰;威武將兵,旌旗獵獵。天下紛爭中原逐鹿,馳騁疆場父兄齊名。不讓須眉,獨樹一幟招兵馬;數萬紅顏,娘子軍威天下聞。君不見,娘子雄關今尤在,千年猶憶女將軍。
平陽公主,豪氣干云。唐高祖李淵之第三女,太宗李世民之妹,太穆皇后所生。李淵父子決策起兵,公主見解非凡,讓丈夫柴紹速往太原參與,自己則獨立于關中組織武裝策應。《舊唐書·平陽公主傳》記載:“義兵將起,公主與紹交在長安,遣使密召之。紹謂公主曰:‘尊公將掃清多難,紹欲迎接義旗,同去則不可,獨行恐懼后患,為計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婦人,臨時易可藏隱,當別自為計矣。’”紅顏女子豪氣干云,胸中自有十萬兵。
平陽公主,巾幗將軍。隋末天下大亂,義軍蜂起。李淵起兵反隋后,公主乃歸縣莊所,遂散家資,招引山中亡命,得數百人,起兵以應高祖。并招降了隋朝將領何潘仁上萬名隊伍,攻占戶縣、周至、武功、始平四縣,隊伍擴大到7萬余人。李淵渡黃河推進長安時,公主隊伍與父回合圍攻京城。后,公主與兄李世民一起蕩平西北之隋王朝殘余勢力,為唐王朝建立立下卓著之功勛,其軍隊女子英豪,紀律嚴明,被稱為“娘子軍”。
平陽公主,紅顏精英。唐軍所向披靡,平定關中;高祖因公主獨有軍功,晉封“平陽公主”,每次賞賜,都與其他公主有所不同。唐高祖武德六年,平陽公主薨。李淵打破舊制,以正式軍樂軍禮為其送葬。按照謚法“明德有功曰‘昭’”,謚平陽公主為“昭”,以彰其“偉烈”。相傳,山西陽泉娘子關故名“葦澤關”,因公主于此駐兵而今名。娘子關南門之“宿將樓”,桃河彼岸之“點將臺”,綿山之“避暑樓”均為平陽公主所建。避暑樓東山坳之小水潭,乃當年公主之洗臉盆。
巾幗英雄膽氣豪,腰橫秋水艷翎刀。
功成名就天下定,女兒紅裝換戰(zhàn)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