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潮人春節(jié)年味濃
月下獨酌
泰國,潮人俗稱“暹羅”,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傳說泰人的祖先,源于我國秦漢時期南方百越部落。暹羅教育部頒布的歷史教科書載:“暹羅的祖國在中國南部,被唐人逐,南下建國?!鼻板咄跖睦芟F驴艘卜Q:“不特朕本身有中國血統(tǒng)成份,屬下臣民含有中國血統(tǒng)者,亦占十分之六七”。泰國現(xiàn)有人口6000多萬,其中純屬華人及其后裔1300多萬﹙潮人約占80H﹚。2003年11月在獅城召開的“第十二屆國際潮團聯(lián)誼年會”上,泰國潮團《鄉(xiāng)情報告》稱:“至近代,僑居在泰國的潮人及后裔約1000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開幕式上說:“直到今天,泰國許多商家和政要還是潮汕人。曾經(jīng)有人說過,在曼谷召開內(nèi)閣會議時,幾乎可以用潮汕話進行?!睋?jù)統(tǒng)計,泰語中的外來語有近300個用潮語發(fā)音,如“耀華力”、“新正如意”、“食齋”等。泰國潮人“稱皇入相”,全國上下充滿“潮味”,堪稱“海外潮汕”。
由于泰國華人眾多,過春節(jié)仍保留著中國傳統(tǒng)習俗,氣氛比國內(nèi)更濃,來得更早。一到臘月中旬,大街小巷開始迎春裝扮。號稱“中國城”的耀華力、石龍軍、三聘街一帶,沿街大紅燈籠高掛,到處可見揮春攤檔,掛滿春聯(lián)和年畫。年貨琳瑯滿目,應(yīng)有盡有。一到晚上“喜迎新春”、“招財進寶”等字樣的霓虹燈,流光溢彩,加上商行里傳出的中國經(jīng)典音樂,更增添迎春氣氛。潮人都喜歡到那里置辦年貨。其次是逛花市,最受潮人歡迎的是桔子和迎春花。同時,每家必備一盤大吉﹙潮州柑﹚和檳榔﹙或橄欖﹚,準備迎接賓客的到來。
春節(jié)來臨,潮人最重視酬神祭祖。善男信女一到臘月,就忙于置辦供品,祭祀各方神明,謂之“謝神”。泰國現(xiàn)有潮汕俗神三山國王、宋大峰祖師、龍尾爺?shù)葟R宇多達幾百座,僅祀潮人先賢翁萬達的“英勇大帝廟”就超過40座。這些多由移居泰國潮人從家鄉(xiāng)帶去香火立廟。還有當?shù)厝嗣駷槌比讼荣t立廟,如湄南河畔的“鄭皇廟”(祀鄭達信)和北大年的“靈慈圣宮”(祀林姑娘),常年香火不斷。特別是“靈慈圣宮”,號稱“泰國華人第一圣廟”。1976年泰王蒲密蓬偕同皇后、公主、殿下等一行,專程前往隆重祭祀,并御賜題詞。不少地方因廟而得名,如“龍尾爺街”、“媽宮巷”等,不勝枚舉。潮人謝神之余,各戶打扮家居,貼上象征吉祥、鴻運的春聯(lián)和門神,然后準備祭祖事宜。
除夕晚上,潮人都要回家祭祖,合家“圍爐”吃團圓飯。除夕之夜,潮人仍習慣“守歲”。邊品功夫茶邊看“春節(jié)晚會”,等候新年鐘聲的到來。新年初一,潮人大多食齋。親友互相拜年,見面合掌行禮,互致“新正如意”、“恭喜發(fā)財”等吉利話。春節(jié)期間,潮人一般選擇去旅游,在家過年的,則親朋之間互訪、逛街購物,有的會上廟求神拜佛,祈禱新年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