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人生三禮儀(3)
惜筠
辭世之時的服飾習(xí)俗
哈尼老人去世,喪葬儀式中諸多習(xí)俗與服飾密切相關(guān)。臨終的老人,要有兒子以衣袖接氣,表示老人雖走了但其福分已留給后人。老人斷氣后,尸身從臥室床鋪移至堂屋。家人取來井水,將銀子、雞蛋和奧比樹枝放入水中加熱,洗凈全身。水中之物表示希望亡靈到了陰間后銀子樣富貴、雞蛋樣白凈、奧比樹枝樣茂盛。
凈身后,從腳到頭進(jìn)行換裝。若是男性,先以黑色頭帕纏頭,以銀針固定。接下來上身穿嶄新長衫兩件,內(nèi)白外黑,白衣袖長及手背,以二指寬彩色布帶束腰。下身一般穿長褲兩條,內(nèi)為黑色土布長褲、外為綢緞長褲(貧者略去這步驟)。右手腕兒戴一道銀鐲,中指戴一枚普通銀戒,拇指戴一枚鑲有紅寶石的大銀戒。最后,穿上鞋襪,鞋為黑色布鞋。
若是女性,先戴綴有若干銀圓片的內(nèi)帽,然后將兩塊包頭反包于頭上。先包當(dāng)初出嫁之日頂于頭上的三色包頭,再包另一嶄新黑色包頭。包頭反包以示生死有別,兩塊包頭以備換洗。戴銀質(zhì)耳環(huán)一對。上身先穿上袖長及手背的白色長衫,再穿出嫁之日的彩袖長衣,最后穿繡花褂子。一般女性到了五六十歲便開始給自己繡制辭世時的褂子。長衣外以二指寬彩色布帶束腰。右手銀鐲、銀戒同男性,不同之處在于拇指銀戒無紅寶石。下身穿兩條長褲,腳邊和膝下鑲有花邊。腰間一前一后各系一塊平日的遮臀圍裙,素凈無飾。小腿戴一對繡花腳套。最后穿鞋襪,鞋為繡花鞋。
換裝之后,以黑白布覆蓋全身,白布在下黑布在上。以布覆面表示陰陽有界。用石頭頂足,用棉線分別捆住雙腳腳掌、雙手拇指,以防后代子孫出現(xiàn)手足殘疾。死者外嫁女兒得到喪訊當(dāng)天要帶雞、米、酒以及一塊白色土布前往奔喪。這塊布將覆于死者胸前,作為其到達(dá)陰間后取水之具。
出殯日,孝子孝媳頭纏白色土布為孝。兒子以白布一端纏頭一圈,另一端垂及地面并系一銀泡于上。兒媳僅以適量白布纏頭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