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最高塔 柏塔山
暖梔
柏塔山是位于林州市東南14公里,距采桑鎮(zhèn)1.5公里處的南景色村與北景色村之間,交通方便,林州——鶴壁公路從山下穿過。是一所以碧霞宮奶奶廟為主,集儒、佛、道為一體的道教活動場所。山上之塔為林州最高塔,該塔21.7米11層,是林州一絕。
山上的奶奶廟與白云山、烏云山的奶奶廟并稱為林州市東南的三大名山廟宇,常年香客不斷。
周朝初,姜子牙登臺封神后,趙公明元帥的三個妹妹云霞,瓊霞和碧霞一起來到林州,選擇安居處所。最后大姐看中了東姚鎮(zhèn)的白云山,二姐相中了采桑的烏云山,而三妹看中了這里的柏塔山,各自安頓繼續(xù)修煉。三座名山均供奉有三姊妹神像,只是擺放次序不同,誰的寶地把誰擺放在中間。
柏塔山的主體建筑風格為“碧霞宮”,又名奶奶廟,是一處道教活動場所。廟宇始建時間已經(jīng)無從考證,傳說當初是一個黃花寺的道士來到此,在山上修建了一個小廟,百姓上山朝拜后非常靈驗,于是后經(jīng)歷代善男信女逐步重修、擴建,建成了三進三出三個院落?,F(xiàn)在山上的奶奶廟里正中間供奉有碧霞元君、左邊是佩霞元君、右邊是紫霞元君。從奶奶廟中走過,或者從中院向南,是背座觀音;中院和后院還有三教堂殿、龍王殿、文王殿、送子觀音、送子張仙、三官廟、灶神廟、藥王廟、佛殿、三皇殿、閻王殿、玉帝廟和神仙洞等。
在諸多廟宇中,位于后院北屋的佛殿比較引人注目。它的基石為上下兩層蓮瓣,中間夾一層雕龍騰舞的青石條,四角各有一個雕工精湛的金鋼力士,背扛殿角,挺胸突腹,雙手按膝,切齒瞪目,似極力支撐殿身,形象生動傳神。門楣一塊青石上雕浮雙龍戲珠,珠下刻有“佛殿”二字。門兩側(cè)嵌一對力士,腳踏蓮瓣,頭頂門楣石,上身裸體,肌強體健,雙手各握法器,鎮(zhèn)守殿門,雕工精致,渾然一體,充分展示了古代的工藝水平,是珍貴的歷史文物。據(jù)殿內(nèi)現(xiàn)在的《修建石殿記》碑及佛像文化合作座前一塊石供桌記載,佛殿原為明嘉慶十四年(1534)建立,重建的佛殿為磚木結(jié)構(gòu),內(nèi)塑阿彌陀佛和十八羅漢像。
院內(nèi)樓臺殿閣雄偉壯觀。在奶奶廟的東邊,原建有8層、6丈多高的磚塔,但于四十年代被毀?,F(xiàn)于2010年重建的塔有十一層,高21.1米,呈等邊六角形,由地宮、塔基、塔身、塔頂、塔剎構(gòu)成,名“惠民塔”,是林州市目前最高的塔宇。塔下有個五郎廟,塔前有個鐘樓。整體建筑玲瓏秀巧,流光溢彩;廟院外的山嶺長滿了古柏,碧翠挺拔,陰翳蔽日。遠眺柏塔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渾然一體,巍巍壯觀,堪稱一座風景雅的廟觀。
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宣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休閑觀光的理想場所。平時來廟里朝拜的香客、游人絡(luò)繹不絕,每到節(jié)假日,更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熱鬧非凡。正如廟內(nèi)現(xiàn)存的一通明朝石碑所載:“古塔峰高接九霄,神游顯現(xiàn)彩霞飄。十方善眾年年會,百行萬載代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