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姓起源和來歷:周成王給叔姬偃賜姓為幸子孫承襲
凡桃桑
幸姓是人數(shù)極為稀少的中華姓氏,目前僅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3位,主要來源并不復(fù)雜,就是源自古代的皇帝幸臣被賜姓,比如最經(jīng)典的就是周王室幸姓族人,在周成王繼位時,他將自己的叔叔姬偃賜為“幸”姓,后代子孫承襲了這一姓氏。
幸姓起源和來歷
幸姓最主要的就是源自皇帝賜姓,最為典型且主流的一個起源就是來自周王室,據(jù)說在周成王繼位的時候,他的叔叔姬偃因為鎮(zhèn)守朔北滄州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周成王就賞賜給了姬偃姓氏為“幸”,而子孫后代也就繼承了這一姓氏,而之所以會選擇幸姓,主要也是因為在古時候“幸”有著“寵信親近”的含義。
古時候的寵臣又被稱為“幸臣”,一般來說幸臣的家族都非常興旺,所以還有一部分幸姓族人就是源自古時候的幸臣后代,在《姓氏五書》中就提到過這一點,并且古時候的爵位和官職都是能夠世襲的,至少延續(xù)四代,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幸姓族人。
幸姓的遷徙分布
幸姓公認(rèn)的得姓始祖就是姬偃,而姬偃當(dāng)時常年鎮(zhèn)守在河北省雁門,也就是現(xiàn)在的滄州清池,所以幸姓氏族的發(fā)源地也是這里,后來到了唐朝時期,其中一位叫做幸茂宏的人就遷到了四川,后來子孫又陸續(xù)遷至江西廣昌、高安、江西遂川以及福建的寧化石壁村等,最終也就遍布四川、湖北、江西等地。
幸姓的人口數(shù)量
幸姓雖然與束姓起源和來歷不同,但兩者都是人口數(shù)量稀少的,幸姓的全國總?cè)丝谥挥?1萬而已,在百家姓中僅排行第393位,出了三大著名的郡望,分別在南昌、雁門和豫章,還有很多名人,比如東漢時期的朱崖太守-幸子豹,他就在貞元時期中了進士,非常有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