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胡三太爺與狐仙(4)
孤丹君
五、狐仙
我國民間,尤其是農(nóng)村,歷來對狐貍、黃鼠狼等都存有敬畏感。狐仙,又名狐妖、狐精,大約宋元以后俗稱為狐貍精。我國神話中傳說的精怪。相傳狐貍能修煉成精,化為人形,有許多“神通”,如加觸犯,必受其害。民間尊之為“大仙”,供奉已久。據(jù)記載:“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祈恩,食飲于人同之”。
傳說大禹三十歲那年,在涂山遇到涂山氏之女,兩廂情悅,結(jié)為夫妻。涂山氏首領(lǐng)皋陶,是大禹治水的有力支持者。上古神話傳說中,夏族的始祖神為涂山氏,涂山氏的崇拜圖騰是九尾狐,傳說大禹之妻是九尾白狐化身,生下了啟,啟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
《山海經(jīng)》:“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德至乃來?!?/p>
《周易·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p>
《詩經(jīng)》中的《有狐》:“有狐綏綏,在彼淇梁?!?/p>
《禮記·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尹文子》記載狐假虎威的故事,狐言惑虎,小菜一碟。
《史記·陳涉世家》記載吳廣學(xué)狐鳴的故事,足見秦朝時民間狐神崇拜的情況。
《說文解字》:“狐,祅獸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后丘首?!?/p>
關(guān)于狐的形象,至少在西漢以前,在民間已有相當?shù)膫髡f和記載。傳說中的圖騰狐神,現(xiàn)實生活中的狐貍,幻變?nèi)诵蔚暮?,狐的世界開始豐富起來。
至魏晉六朝,狐的形象開始轉(zhuǎn)變。干寶《搜神記》中,多言老狐、老貍化為人形作怪的故事,狐為狐,貍為貍,未見狐貍一詞?,F(xiàn)在看來狐是犬科,貍是貓科,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兩者相似處是都捉老鼠,古代有城狐社鼠之說,貍是山貓、野貓,和鼠的關(guān)系自不必多言。陶淵明《搜神后記》中,只有幾則狐精故事,而沒有貍精了。連郭璞也認為狐妖實有,可見當時文人大多喜談狐貍。
唐朝張鷲《朝野僉載》:“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p>
唐朝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啟宋、明、清初志怪小說的重要著作,全書20卷,續(xù)集10卷,所記分類編錄,一部分內(nèi)容屬志怪傳奇類,另一部分記錄各地與異域的珍奇異物。有一篇講到狐媚:“駱賓王為徐敬業(yè)作檄,極數(shù)則天過惡,則天覽及‘峨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悅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迸撕?,微笑而已。
宋朝《太平廣記》引郭璞《玄中記》:“狐五十歲,能變代為婦人。百歲為美女,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蠱惑,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則與天通,為天狐?!薄短綇V記》是一部大書,12位作者奉宋太宗之命編纂,全書500卷,狐精的故事有9卷,以志怪小說為多,可說是宋朝以前的小說總選集。洪邁的《容齋隨筆》,也言及狐精故事。
明、清初志怪小說,狐精、狐仙故事蔚為壯觀,《三遂平妖傳》、《封神演義》多言狐事,至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包羅萬象,纏綿悱惻,狐仙故事達到巔峰。狐神澆漓,穿越叢林,念書修道,化為人形,亦正亦邪,來到人間矣?!读凝S志異》之后,紀昀《閱微草堂筆記》,記有狐故事200余則,魯迅先生評說:“故凡測鬼神之情狀,發(fā)人間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見者,雋思妙語,時足解頤?!?/p>古時候也有狐貍拜月之說,《酉陽雜俎》寫:“舊說:野狐名阿紫,夜擊尾火出;將為怪,必戴髑髏拜北斗,髑髏不墜,則化為人。”馮夢龍借鑒狐變?nèi)说恼f法,在《平妖傳》第三回中增設(shè)了“拜月”儀式,特別點明狐拜月是在九月初八。
《聊齋志異》記載:“有狐在月下,昂首望天際,氣一呼,有丸自口中出,直上入月中,一吸,輒復(fù)落,以口承之,則又呼之,如是不已。”似在拜月,似在修煉,小說氣息濃郁。
錢鐘書《管錐編》寫:“唐時有一俗說,后世無傳,余讀唐詩得之。(引詩略)然則狐仙拜月,多不在中秋矣。”
民間多迷信狐貍,認為它們年深日久就會成仙得道。有“千年黑,萬年白”之說。民間流傳著許多成仙的狐貍給人降福消災(zāi)、救人解難、懲治壞人的故事。如有得罪,也會給人帶來災(zāi)難。出于敬畏心理,稱作“狐仙”、“胡三太爺”。逢年過節(jié)和逢會日,人們敲鼓打鑼、帶上祭品到狐仙洞祭祀、捐款。有些人遇有難事,如家中丟失財物或有人生病,就到狐仙洞進香許愿,供奉糕點、煙酒。還愿時,放鞭炮、送小衣服、小鞋或紅布帳幔。
據(jù)說在山東,也有為狐貍蓋廟,或前往其經(jīng)常出沒的墳地,祭拜的習俗。(據(jù)說,狐貍不會掏洞,通常它都會和善于掏洞的獾住在一起?;蛘咦≡诳斩吹哪寡ɡ铩_@也是為什么人們印象中,狐貍總是出沒于墳地的原因。)不過,祭拜的緣由,是某人被其頂著了(傳說人會被狐貍、黃鼠狼等附體。一旦附體,人就會胡言亂語,言行好似精神失常。)
聽嶗山山民說,嶗山中有的狐貍確實能迷惑人,它們口有狐香,單人活動時聞之則迷,宛若夢游一般,待所迷之人昏睡時,狐貍會以嘴舌添人面頰,吸吮被迷人的唾液。被迷途中,要是有個溝崖深谷的一跌,那就慘了。當然這樣的狐貍未幻人形,只以氣味相誘,多人在白天結(jié)伴行走,還是安全的。
日本有一種用糯米做成的糕點,據(jù)說是狐仙最愛吃的美味。它的名字就叫“稻荷”。“稻荷神社”在日本家喻戶曉。神社中供奉的就是我國傳說中的“狐仙”。日本的普通家庭中,也有供奉狐仙的風俗。通常是用上好的梧桐木,做成一間像玩具一樣大的小屋。每日向其供養(yǎng)清茶、糕點等??梢姾稍谌毡镜挠绊懥?。據(jù)說,供奉狐仙的家庭,有時還可以從木屋中清理出狐貍毛之類的東西。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