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節(jié)日(3)
詩性靡
臘月二十三
每年二十月二十三日晚間,要舉行祭火。據說這天火神要回天庭,所以要供、送。祭時男女都要參加,主供人念祭詞,人們向燃著木條框堆叩頭。
帕斯克節(jié)
帕斯克節(jié):居住于陳巴爾虎旗的莫爾格勒、白音哈達蘇木及鄂溫克族自治旗西尼河東蘇木,過去被稱為通古斯的鄂溫克人的節(jié)日。鄂溫克人一般稱此節(jié)日為基利斯多夫(俄語)。時間是4月13日。節(jié)前,從4月7日開始,人們便陸續(xù)到教堂禮拜,喝酒,吃美食,到4月13日,都用整雞或把雞蛋染成紅色供神。
阿涅
阿涅:鄂溫克語,春節(jié)之意。陰歷正月一日是鄂溫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往日,鄂溫克人在舊歷年三十要把所供的佛像都擺開,擺上羊、各種乳食品、糖果、點心等供物.供完以后,把羊撤來大家一起吃。從除夕至初三,早晚都要給佛點燈。初一要先給佛叩頭,再給老人叩頭。然后到各親戚家拜年(鄂溫克語叫阿涅仁)。對于拜年的晚輩,老年人也要給小禮物并祝福他們長壽?,F(xiàn)在鄂溫克人的過年禮節(jié)已經簡化。初一只給老人和親戚拜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聚集在一起,盡情地歡樂、跳舞、唱歌,直到深夜。
奧米那仁
奧米那仁:過去阿榮旗鄂溫克族每年四月初三開始舉行的薩滿教宗教集會。俗稱四月會。少則四五天,多則七八天。在此期間薩滿天天跳神,人們日夜歌舞,儀式隆重。但集會日期各地不一。會場一般設在薩滿家里,院內立一棵樺樹,屋內立一棵楊樹或柳樹,兩樹間系一麻繩,樹枝和麻繩上掛許多由參加者獻的五色布條。全氏族成員及曾請薩滿跳神“治”過病的人都來參加。主要活動內容由老薩滿領教新薩滿,檢查人口增減和為全莫昆祈求幸福等。會上由一名本氏族薩滿和一名從外氏族請來的薩滿共同跳神。后來活動的性質、內容、形式逐漸變化,增加了賽馬、射箭、摔跤和歌舞等文體活動。新中國成立后不再舉行奧米那仁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