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蒙古族飲食
喬洛兮
科爾沁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為三類,即糧食、乳食、肉食。在農(nóng)區(qū)與漢族相仿,主要糧食有糜子、蕎麥、黍子、玉米、谷子、高粱、黃豆等。
糜子可以加工成炒米、硬米、熟米。炒米又叫軟米,可以干吃或用奶子或熱開水泡著吃,再佐以黃油、奶豆腐、奶皮子。硬米可以燜吃或煮稀飯吃。熟米可以燜吃或撈干飯吃。黍子加工成黃米,除燜飯吃外,用黃米面作黏豆包或烙餅吃。
蕎麥只加工成蕎面吃。用蕎面做出的食品多達(dá)數(shù)十種,主要有面條、竹葉面、四棱湯、貓耳朵湯、牛犢湯、拉拉湯、疙瘩湯等。還有餃子、餡餅、蔥餅等吃法。谷子加工成小米,做稀飯或燜飯吃,也碾成小米面做餑餑吃。
科爾沁蒙古族傳統(tǒng)食品
1、圖古勒(牛犢)湯
做牛犢湯只備蕎面、奶油、糖即可。先把蕎面和得稍硬之后,搟成薄面再切成四方塊,放入鹽水中煮熟撈出備用。然后把奶油放入鍋內(nèi)燒開再倒入切好的面,燒開即可食用。根據(jù)個(gè)人的口味有的放入白糖。夏季,牛犢湯是招待客人的珍貴食品。節(jié)佳日也吃牛犢湯。夏季奶子和乳油甚豐,因此,吃牛犢湯較多。沒有乳油時(shí),也可用小麻籽做成麻豆腐做牛犢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