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大事年表(2)
慕凝楓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
正月
上元節(jié),賜群臣宴,觀燈,用柏梁體賦詩。上為制《升平嘉宴詩序》,刊石于翰林院。
二月
以平滇遣官告祭岳瀆、古帝陵、先師闕里??滴醯埤S戒于景山,為太皇太后祝壽。東巡謁陵,以皇太子胤礽隨從。
三月
康熙帝謁福陵、昭陵,駐蹕盛京。謁永陵。由山道前往烏拉行圍。望祭長白山。
七月
清廷以鄭氏降將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準備攻臺。
九月
詔每日御門聽政,春夏以辰初,秋冬以辰正。
十月
詔重修《太祖實錄》,纂修《三朝圣訓》、《平定三逆方略》。
十二月
遣郎談、彭春偵察雅克薩情形,還奏后康熙帝決定暫不進攻,派寧古塔將軍與之對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癸亥)
二月
康熙帝初次幸五臺山。
五月
設漢軍火器營。
六月
至古北口外行圍,木蘭圍獵自此始。
八月
命經筵大典,大學士以下侍班。
九月
限額魯特入貢人數。
十月
設黑龍江將軍,駐黑龍江城(今愛輝南)。
十一月
以收復臺灣,告祭孝陵。
十二月
《易經日講》成,康熙帝制序文頒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甲子)
正月
命整肅朝會禮儀。首次纂修《大清會典》,自崇德元年至康熙二十五年。
二月
以薩克素兵臨雅克薩。
四月
諭講官,講章以精切明晰為尚,毋取繁衍。
九月
康熙帝初次南巡啟鑾。
十月
開放海禁。南巡途徑黃河,視察北岸諸險。
十一月
南巡至江寧,謁明孝陵。回鑾時次曲阜,詣孔廟,瞻先圣像,講《日經》,詣孔林酹酒,書“萬世師表”,留曲柄黃蓋。是年,用施瑯議,于臺灣設府、縣等,隸福建行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
正月
諭內務府總管大臣:將皇城外三宮女子養(yǎng)病之吉征房移至皇城內幽靜處。諭享太廟時贊禮郎讀祝文對御名可不避。試翰詹官于保和殿,康熙帝親定甲乙,其不稱職者改官。
二月
諭滿洲家奴及太監(jiān)家奴有逃走在外私自凈身者,不宜內用。
三月
康熙帝撰孔子廟碑文成,親書立碑。
四月
設景山官學,以訓練內務府三旗閑散子弟。
五月
修《政治典制》。于文華殿東建傳心殿,舉行經筵前遣官于此祭先師孔子。彭春等攻雅克薩城(今俄羅斯阿爾巴津諾),俄軍勢窮約降,退居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丙寅)
正月
俄重據雅克薩。
二月
重修《太祖實錄》完成。文華殿修建完成??滴醯鄹婕揽鬃佑趥餍牡??;适迂废樯?,母為長佳氏。
三月
命修《一統(tǒng)志》。
七月
吏部奏定侍讀、庶子以下各官學問不及者,以同知、運判外轉。清軍圍攻雅克薩。
九月
俄沙皇彼得一世來書請和,下令撤圍。
十二月
諭:“糾儀御史糾察必以嚴,設朕躬不敬,亦當舉奏。”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丁卯)
二月
命八旗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更番入值紫禁城。
三月
康熙帝御太和門視朝,諭大學士等詳議政務闕失,有所見聞,應入陳無隱。
四月
諭纂修《明史》諸臣,修史應參照實錄,《明史》修成后,應將實錄并存于世,以便后世有所考證。
五月
召陳廷敬、湯斌各試以文章。諭曰:“朕與熊賜履講經論史,有疑必問。繼而張英、陳廷敬以次進講,大有裨益。”制周公、孔子、孟子廟碑文,御書勒石。
十一月
太皇太后病,康熙帝詣慈寧宮侍疾。
十二月
以太皇太后病,康熙帝親制祝文,步行祈禱于天壇。太皇太后逝??滴醯鄹钷p服衰,居慈寧宮廬次。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
二月
定宗室襲封年例。御史郭琇參奏明珠、余國柱等結黨,明珠、余國柱免職,明珠之黨遭罷免。
四月
康熙帝躬送太皇太后靈柩奉安暫安奉殿。其后起陵,稱昭陵。
九月
喀爾喀部為準噶爾部噶爾丹攻破,遷徙近邊。
十月
上大行太皇太后尊謚為孝莊文皇后,升祔太廟,頒詔中外。
十二月
建福陵、昭陵圣德神功碑,御制碑文。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己巳)
正月
康熙帝第二次南巡,臨閱河工。
二月
康熙帝抵達浙江紹興,祭大禹陵,親制祭文,書名,行九叩禮,制頌刊石,書額曰“地平天成”。
三月
康熙帝至南京謁明孝陵。命八旗科舉先試騎射。
四月
康熙帝制《孔子贊序》及顏、魯、思、孟四贊,頒于學宮。
五月
頒行《孝經衍義》
七月
初九日 冊立貴妃佟氏為皇后。次日皇后崩,謚孝懿。派索額圖與俄國使臣會談于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
十月
葬孝懿皇后于遵化東陵。
十一月
孝懿皇后祔奉先殿。
十二月
上朝皇太后于慈寧新宮。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
二月
謁遵化孝陵。
三月
詔修三朝國史。
四月
《大清會典》修成。改文書館為御書處,以拓刻、臨摹皇帝詩文法帖手跡等。
七月
噶爾丹入犯烏珠穆沁發(fā)動叛亂,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子胤禔為副將出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遠大將軍,出喜峰口征討。康熙帝親征,駐博洛和屯,因疾回鑾。
八月
清軍與噶爾丹激戰(zhàn)烏蘭布通,獲勝。噶爾丹遣喇嘛濟隆來請和,福全未即進師。康熙帝切責之。
十一月
裕親王福全等至京聽勘。
十二月
康熙帝謁陵,行孝莊文皇后三年致祭禮。
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
三月
翻譯《通鑒綱目》成,康熙帝制序文。
四月
以喀爾喀內附,康熙帝躬蒞邊外撫綏。舉行多倫會盟。
五月
傳諭喀爾喀,與內蒙古四十九旗一體編設各處扎薩克,管轄稽查,各自遵守。
十一月
詔禁止黨同伐異之惡習。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壬申)
九月
大閱于玉泉山,改玉泉山澄心園為靜明園。
十月
停直省進鮮茶及賚送表箋。
十二月
召科爾沁親王沙津入京,面授機宜,使誘噶爾丹。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癸酉)
二月
因太監(jiān)月錢領到隨即花掉,以至衣衫襤褸,諭令照八旗之例,借給官銀。策旺阿拉布坦遣使入貢,報告使臣馬迪被害及噶爾丹密事。
九月
修盛京城。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
二月
大學士請間三四日一御門聽政??滴醯墼唬骸白蛑I六十以上大臣間日奏事,乃優(yōu)禮老臣耳。若朕躬豈敢暇逸,其每日聽政如常。”因康熙帝優(yōu)禮老臣,諭六十以上大臣隔日奏事,故而大學士請問皇帝可否三、四日舉行一次御門聽政,康熙帝不允。
三月
禮部尚書沙穆哈以議皇太子祀奉先殿儀注不敬免。
五月
命翰林院、詹事府、國子監(jiān)日輪四員入值南書房。詔修《淵鑒類函》。巡畿甸,閱視河堤。
閏五月
康熙帝試翰林出身官于豐澤園。
七月
康熙帝求文學之臣。大學士舉薦徐元學、王鴻緒、高士奇及韓菼、唐孫華以對??滴醯垡栽唬骸绊n菼非謫降之人,當以原官召補。徐元學、王鴻緒、高士奇可起用修書。并召徐秉義來?!?/p>
十一月
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逝。設虎槍營,分隸上三旗。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乙亥)
二月
重建太和殿。
五月
上巡畿甸,閱新堤及??谶\道,建海神廟。
六月
冊封皇太子允礽妃石氏。
十一月
大閱于南苑,定大閱鳴角擊鼓聲金之制。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丙子)
正月
下詔親征噶爾丹。于西苑蕉園設內監(jiān)官學,以敕授太監(jiān)讀書。
二月
康熙帝親統(tǒng)六師啟行,征噶爾丹。命皇太子留守,凡部院章奏聽皇太子處理。妃赫舍里氏逝,追贈平妃。
五月
偵知噶爾丹所在,康熙帝率前鋒先發(fā),諸軍張兩翼而進。前哨中書阿必達探報噶爾丹聞知皇上親率大軍而來,驚懼逃遁。康熙帝率輕騎追擊。上書皇太后,備陳軍況,并約期回京。康熙帝追至拖納阿林而還,命內大臣馬思喀追之。康熙帝班師。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大敗噶爾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斬首三千,陣斬其妻阿奴。噶爾丹以數騎逃遁。
七月
以平定朔漠勒石于太學。
十月
大將軍費揚古獻俘至。
十一月
噶爾丹遣使乞降,其使格壘沽英至,蓋微探康熙帝的旨意??滴醯鄹嬷f:“俟爾七十日,過此即進兵?!?/p>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
正月
上諭:“朕觀《明史》,一代并無女后預政,以臣凌君之事。我朝事例,因之者多。朕不似前人輒譏亡國也?,F修《明史》,其以此諭增入敕書?!?/p>
二月
康熙帝再次親征噶爾丹于寧夏,命皇太子留守京師。遣官祭黃河之神。
三月
康熙帝駐蹕寧夏,察恤昭莫多、翁金陣亡兵士。祭賀蘭山。上閱兵。命侍衛(wèi)以御用食物均賜戰(zhàn)士。
四月
康熙帝回鑾。費揚古疏報閏三月十三日噶爾丹仰藥死。康熙帝率百官行拜天禮。敕諸路班師。
七月
以朔漠平定,遣官告祭郊廟、陵寢、先師。太和殿建成。
十月
始令宗室及滿洲諸生應鄉(xiāng)試、會試。
十一月
和碩恪靖公主下嫁喀爾喀郡王敦布多爾濟。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戊寅)
正月
康熙帝巡幸五臺山。命皇長子允禔、大學士伊桑阿祭金太祖、世宗陵。
三月
封皇長子允禔為直郡王、皇三子允祉為誠郡王,皇四子允禛、皇五子允祺、皇七子允祐、皇八子允禩俱為貝勒。
五月
裁上林苑。
七月
命吏部月選同、通、州、縣官引見。霸州新河成,賜名永定河,建河神廟。奉皇太后東巡,取道塞外。
八月
巡幸塞外,奉皇太后臨幸喀拉沁端敬公主府邸,賜金幣及其額駙噶爾臧?;侍笸栏改赣诎l(fā)庫山。賜端敏公主及其額駙達爾漢親王班第金幣。
九月
康熙帝次克爾蘇,臨科爾沁親王孝莊文皇后之父滿珠習禮墓前酹酒行禮。
十月
康熙帝行圍于輝發(fā)。駐蹕興京,謁永陵,遣官賜奠武功郡王禮敦墓。謁福陵、昭陵,臨奠武勛王揚古利、直義公費英東、弘毅公額宜都墓。
十二月
諭宗人府:“閑散宗室,才力干濟,精于騎射,及貧無生計者,各察實以聞?!?/p>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
正月
發(fā)布南巡詔旨:一切供給,由京備辦,勿擾民間。
二月
第三次南巡啟鑾。
三月
康熙帝閱黃河堤。駐杭州,閱兵較射。
四月
車駕駐江寧,閱兵。
五月
車駕次仲家閘,書“圣門之哲”額,懸先賢子路祠。
閏七月
妃張佳氏逝,謚為敏妃。誠郡王胤祉為其所生,不及百日剃發(fā),降為貝勒。
十月
視永定河工程,命直郡王胤禔率領八旗兵丁協助修永定河堤。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
正月
閱視永定河工程。
二月
親自指示修永定河方略。命費揚古、伊桑阿考試宗室子弟騎射。
六月
建海神廟。停宗室科舉。
十月
皇太后六旬萬壽節(jié),康熙帝制《萬壽無疆賦》,親書圍屏進獻。巡閱永定河。
十一月
命卓異官如行取例引見。
康熙四十年(1701年辛巳)
正月
以河伯效靈,封為金龍四大王。
五月
御史張瑗請毀前明內監(jiān)魏忠賢墓,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