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魚歌 東莞文化名片之一(2)
紅顏悴
東莞木魚歌有如下幾方面的特色:
地方色彩濃厚
內(nèi)容上,東莞木魚歌帶有濃郁的地方風(fēng)俗色彩,語言上,它大量采用東莞地方習(xí)慣用語,例如:
1、哩嚇空身凈世無挨傍 2、洋甚(讀燦)揩來坎缽頭敋敋
3、空剩一個王佬街頭賣老糠敋 4、將人弄得甘深傷
5、放清兩眼卯高頭 6、抽身回避料花園
上列各句,分別摘自《金絲蝴蝶》《王公賣仔》《周氏番嫁》等木魚歌。帶劃線的詞語,都是東莞地方的特有用語。
“哩嚇”表示時間,指現(xiàn)在的意思;
“洋甚”“缽頭”“老糠”,指陶瓷制的器皿;
“揩”是拿的意思拿;
“坎”是碰撞的意思;
“卯”即仰起頭;
“料”是游玩的意思;
“深傷”是嚴(yán)重或凄涼的意思。
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東莞方言,有的歌詞中還有本地區(qū)的土語。
有豐富的音樂內(nèi)容
木魚歌出自不同師門,但這種民間歌曲很有音樂節(jié)奏,有喜、怒、哀、樂等豐富感情。且旋律很優(yōu)美。
前后裝飾音和上下滑音
東莞木魚唱腔有一個特點(diǎn)━━就是歌詞里有很多前后裝飾音和上、下滑音,是唱者隨時按需要加上去的,聽起來覺得特別圓潤和諧,有“余音裊裊”的韻味。
木魚書,一份成于東莞的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東莞人民在木魚書這一園地里,培育過被海內(nèi)外研究這方面的學(xué)者公認(rèn)為最絢麗的花株——《花籠記》《二荷花史》。這兩棵絢麗花株的芬芳,曾陶醉了西歐的詩人。東莞人民,在木魚書這一園地里,也曾播種過千百種木魚書的幽花小草,這些絢麗花株,這些幽花小草,東莞人民幾百年來曾沐浴過它的芬芳。它美化過東莞人民的精神,點(diǎn)綴過東莞人民的生活。時至今日,絢麗花株,幽花小草,疊積成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