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族女子紋面習俗
涵煦郎
紋面是許多原始氏族、部落所共有的一種習慣,并以此作為美的表征,解放以前,獨龍族還保有這樣的習俗。按傳統(tǒng)的習慣,女子一般在年滿十二、十三歲時,就必須紋面。由于地區(qū)和習慣上的不同,紋面形狀的種類差異較大,紋面由有專門技術的婦人進行,紋面時,將三、四根刺扎在一起,在前額、雙頰、鼻子及下顎各部分刺上各種圖案的花紋,然后在刺破的部位涂上鍋煙及藍色料珠研沫混合的油膏,使其浸入皮膚里面,復原以后,臉上即呈現(xiàn)出藍黑色的花紋,她們以紋面為美觀。
南部地區(qū),婦女也有紋面的風俗,但僅在上唇及下顎一小塊,形狀很像男人的鬍鬚。
關于紋面的原因有四個:
第一,婦女紋面是一種美的象征;
第二,作為劃分各個氏族、家庭集團的標志;
第三,紋面之后可以避邪;
第四,防止察瓦龍藏族土司搶奪獨龍婦女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