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仲的祭龍習俗
樂白郎
傣仲祭龍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祭獻日。分為大祭、小祭兩種。大祭兩天,習興請客,小祭一天,不興請客。
傣仲祭龍由龍頭老長寨主持,傣語稱:召萬主持活動。
傣仲祭龍頭一年,需挑選好龍頭老長寨。開始挑選這天,各家各戶男性家長都要拿著一件衣裳,但只允許拿黑色或藍色的,不允許拿白色,衣袋里還要裝一把米到龍樹腳那里去過稱,誰的衣裳超過了別人的重量,誰就當龍頭老長寨,比老長寨輕一點的就當管事,按老規(guī)矩習俗,龍頭老長寨一般不允許更換,管事配備一至兩人。
傣仲祭龍日期,各村各寨有所不同,有的在沒有栽秧前農歷正月十三日祭,有的在農歷二月十五日祭獻,凡是祭獻的都選擇屬龍、屬馬日。
傣仲祭龍這天,由管事挑著祭獻用的碗筷、雞鴨等,先到龍樹腳坐著等候,隨著一家一個男性先后到來,龍樹參祭正式開始,不準穿白衣,不準說丑話、臟話,不準爭吵、打架,未祭獻前更不準行人走過龍樹旁,并在離龍樹不遠處路的兩頭插上用豬血潑灑的竹網,擋道不準通過,傣語稱“噠料”。
傣仲祭龍這天,一家一個男性,在龍樹腳殺豬、殺雞一起祭獻,吃喝到下午方才散去。同時各家各戶還要殺雞、殺鴨、包籠粑招待親朋。
據說,傣仲祭龍是為了求得龍王發(fā)慈善心,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畜安康。
直到今天,傣仲一年一度的祭龍活動,祭龍習俗還一代接一代往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