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大盜孫殿英天津舊居及簡介
首爾曖昧
孫殿英舊宅位于天津和平區(qū)睦南道20號-22號,建于1930年。為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
此樓屬三層磚木結構,正面大型露臺具西洋古典風格,上立有四組絞繩式立柱,柱頭裝有花飾。這座宅邸是在1930年,也就是東陵被盜兩年后,孫殿英為他的三姨太購買的。
這棟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館,保存至今仍顯得頗為豪華氣派。該建筑為三層磚木結構樓房(設有地下室)。建筑造型高大舒展、錯落有致;內外檐采用拱券窗、矩形窗及絞繩狀雙柱等元素,富麗堂皇,特色鮮明,具有典型的折中主義建筑特征。
孫殿英(1889-1948),河南永城人,出身綠林,曾任國民黨第六軍團十二軍軍長。1928年以軍事演習為名,炸開清東陵,將乾隆及慈禧陵墓盜掘一空,北京珠寶市場價格為之大跌。
“七七事變”后,被冀察政務委員會任命為冀北民軍司令,后任新編第五軍軍長。一度投敵,抗戰(zhàn)勝利后,所部被國民黨政府收編為第三縱隊,任司令。
1947年所部在河南湯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孫殿英被俘,1948年病死獄中。
孫殿英簡歷
1889年,孫殿英出生于河南永城縣馬牧鄉(xiāng)。幼年在私塾,因和同學吵架,被教師批評,一氣之下放火燒了校舍,被開除退學,淪為賭徒。
1914年(25歲),孫殿英投奔河西悍匪張平,干起鴉片買賣,也染上鴉片煙癮。他參加民間秘密組織“廟道會”,成為會首。
1922年(33歲),吳佩孚駐防洛陽,嚴令禁毒剿匪。孫殿英拉著會眾投入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zhèn)守使丁香玲部,先任副官,后升任機關槍連連長。
1924年(35歲),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他趁前線打仗,隊伍擴大到數(shù)千人。不久直軍敗北,他開赴陜西、河南等地,四處劫掠。不久,加入劉鎮(zhèn)華的鎮(zhèn)嵩軍憨玉琨部。
1925年3月,憨玉琨被馮玉祥的國民軍胡景翼部擊敗,孫殿英投降國民軍,升任師長。不久,又脫離國民軍,向東沿途掠奪,最終成為奉系山東省張宗昌的部下,任第五師師長。
1926年5月,奉系與馮玉祥的國民軍,在北京西北的南口大戰(zhàn),孫殿英勇作戰(zhàn),受到張宗昌賞識,被任命為直魯聯(lián)軍第二十五師師長。1927年,升任第十四軍軍長兼大名鎮(zhèn)守使(濟南)。
1928年,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北伐,張宗昌敗北,孫殿英向蔣介石投降,被收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北伐成功后,孫殿英率部駐防在薊縣的馬伸橋,離清朝的皇陵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他為籌措軍餉,以軍事演習為名,調動了一團兵力,把清東陵三十里內戒嚴,大肆盜挖了乾隆與慈禧的陵墓,收羅了大批珍寶。
案發(fā)后,全國輿論嘩然。蔣介石讓時任京津衛(wèi)戍司令的閻錫山審理此案。孫殿英用盜得的寶物,不惜血本,上下打點,最終壓下這樁民國最大盜墓案,不了了之。孫殿英說,自己是明末抗清名將孫承宗的后代,這叫一報還一報,盜了清帝陵,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國民政府不追究孫殿英的責任,導致溥儀和國民政府完全決裂,這也是溥儀后來選擇和日本人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1930年春,中原大戰(zhàn)爆發(fā),閻錫山和馮玉祥聯(lián)合反蔣,聲勢極大。孫殿英趕緊依附于閻錫山、馮玉祥名下,被委任為第四方面軍第五路總指揮兼安徽省政府主席。
同年9月,張學良南下支援蔣介石,閻錫山敗退。孫殿英投降張學良,當上第四十師(東北軍暫編陸軍第二師)師長。1931年,孫殿英升任第四十一軍軍長。
1933年2月,日軍三萬余人進攻熱河,孫殿英奉命率第四十一軍由山西馳援熱河。東北軍湯玉麟部和萬福麟部,與日軍一觸即潰。孫殿英進抵赤峰,展開阻擊戰(zhàn),相持了七天七夜。撤退后,又繼續(xù)與敵作戰(zhàn)十余日,最終戰(zhàn)敗,撤到張家口。孫殿英英勇作戰(zhàn),贏得輿論的廣泛稱贊。
5月,蔣介石委任孫殿英為“青海屯墾督辦”,那時青海、甘肅、寧夏是軍閥“四馬”(馬步青、馬步芳,馬鴻賓、馬鴻逵)的天下。“四馬”聯(lián)合起來,武力抗拒孫殿英,雙方大戰(zhàn)三個月,孫殿英戰(zhàn)敗。
1934年3月,孫殿英軍隊回退時,被閻錫山手下,傅作義的晉綏軍攻擊,繳械投降。沒有軍隊的孫殿英,被蔣介石明令撤銷了所有職務,隱退在山西晉祠。
1936年,控制京津一帶的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任命孫殿英為察北保安司令。第二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孫殿英任冀北民軍司令,抗擊日軍,隊伍到一萬多人。1938年,蔣介石委任他為新編第五軍軍長,與駐扎黃河邊河南省林縣的日軍交戰(zhàn),戰(zhàn)績良好。
1943年4月,日軍出動二十萬人進攻太行山區(qū),孫殿英率部投降日軍,并擔任汪偽政權“和平救國軍”新五軍軍長,兼任第四方面軍指揮官、豫北保安司令!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孫殿英率領偽軍投誠蔣介石,被免去漢奸罪名。孫殿英任新編第四路軍總指揮,收編華北汪偽政權的財產(chǎn)。
1946年7月,第二次國共內戰(zhàn)全面開始,孫殿英任第3縱隊司令官。1947年4月,在豫北戰(zhàn)役中,同解放軍激戰(zhàn),敗北被俘。
1947年9月30日,孫殿英在河北省武安縣戰(zhàn)俘營中,因毒癮發(fā)作而死去,時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