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零陵武廟
看我電你
永州武廟坐落于永州原永州州治零陵古城東山上高山寺右側,故又稱零陵武廟。五進五開間,東西向,磚木結構,歇山重檐頂,總建筑面積約20000平方米。
武廟是祭祀三國良將、一代“武圣”關羽、關云長的寺廟,因此又被稱之為“關公廟”、“關帝廟”和“關圣廟”。零陵武廟坐落于永州零陵古城東山,坐東朝西,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歷經(jīng)五次重建,八次重修?,F(xiàn)僅存正殿及抱廈,為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
歷史上,零陵武廟曾是湘南永州、衡陽、邵陽、郴州等州府共同奉祭的高等級武廟,五進五開間,為我國江南規(guī)模最大的武廟,有“北有山西運城,南有湘首永州”之說。
正殿位于東山之巔,磚木結構,建筑面積約700平方米,歇山重檐式,紅墻青瓦,翼角高翹,端莊雄偉。殿前檐廊寬約三米,六廊柱,其中青石龍柱四根,柱徑0.41米,浮雕雌雄蟠龍,從下往上纏繞,龍頭碩大,橫跨凌空0.62米,張嘴含珠,騰空欲飛,為全國最大青石龍柱之一,氣勢全國之最。抱廈前的青石浮雕五龍丹墀,筋骨鱗爪畢現(xiàn),功力透徹,亦映襯出關公的勇武精神。
現(xiàn)存正殿,殿前有寬三米的檐廊,廊前有六柱,直徑約0.6米。其中青石龍鳳柱四根,浮雕雌雄蟠龍,龍頭碩大,張嘴含珠,勢動欲騰,其中兩雌龍懷抱小龍,小龍形態(tài)活潑天真,精美絕倫,是現(xiàn)已存在不多的古代雕刻藝術精品。殿內(nèi)關云長神像前原有“秉燭豈避嫌此夜心中思漢,華容非報德當日眼底無曹”等對聯(lián),五十年代毀。
殿正門上方原掛有一橫匾,正書“與天地參”四個大字,系光結十二年(1886年)零陵總兵才勇巴圖魯長明敬獻。殿臺基前有石獅二尊,青石丹墀浮雕云龍,氣勢雄偉,地區(qū)農(nóng)具研究所修房時埋于地下,殿后有歌頌關云長功德的圣誥碑一塊,現(xiàn)已毀。武廟建筑,造型宏偉,石刻石雕富有民族藝術風格。
現(xiàn)場的建筑相當?shù)木?,繪畫雕刻都在講述關羽的故事,關公一生對國忠、為人仁、處世義、作戰(zhàn)勇,隋朝以后,人們對他的尊崇不斷提升,統(tǒng)治者們也大力推崇,甚至三教九流都十分崇拜,于是關羽成為了關帝,受到人們頂禮膜拜。
201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永州市文物管理處組成的考古隊,對武廟遺址進行了5個月的考古調勘和局部試掘工作留下來的一個現(xiàn)場,正是通過此次考古發(fā)掘,揭示出永州武廟9級平臺、5進5開間的格局,遺址占地面積近2萬平方米。考古過程中,共發(fā)現(xiàn)有38處或殘缺或完整的建筑遺跡,印證了文獻所載的永州武廟還曾有照壁、神道、鐘樓、鼓樓、廂房等建筑,為擴建及復原武廟提供了實物依據(jù)。
2013年,零陵武廟與零陵文廟合為零陵文武雙廟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攝影:正宗情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