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地區(qū)的喪葬習俗(4)
神傲冥
祭奠
陜北風俗,當老人歿了,都要舉行祭奠活動。孝子要殺豬宰羊,富足戶請禮生,一天三開祭(早、中、晚祭)。三祭都由禮生安排,都用祭文(禮生來寫)。中等戶只請吹手不請禮生。孝子自己安排三祭。每一次祭都是哭一陣、燒紙、奠酒。孝子有文化的自己寫一篇祭文,在正祭時讀,以示書香門第、文人輩出;不寫祭文體現(xiàn)以農(nóng)為本、以過好光景為榮。
祭奠,在農(nóng)村叫燒紙(也叫燒紙錢)。凡前來唁言的親朋好友和辦事人員都要祭奠。
親戚祭奠前,都要帶祭品。一般,娘家是豬禮(退一半),女婿要獻豬(兩家女婿退半個,三家女婿不退),侄兒、侄女、外甥是豬禮,外孫是羊禮,孫子是娛樂費。外孫、孫子講究少,民間常說孫子輩是:一個眼在哭,一個眼在笑。想花費一點錢可以,不出也行,沒人說閑話。
祭奠燒紙按親戚遠近輩份大小順序進行。每一排人燒紙,都要吹手張老號,辦事人放鞭炮。凡來的親朋好友都得燒紙,之后是踩跪、轉(zhuǎn)燈山、過金橋、撒路燈。
這中間燒紙最紅火,有的人懂燒紙禮節(jié),有的人不懂;有的人哭的好聽,有的人不會哭;有的人是干嚎,沒有眼淚。眾人看熱鬧,誰是真哭誰是假哭。
發(fā)喪
發(fā)喪時,長孫扛引魂桿,重孫抱用紅被面包裹的花棒槌,事后該被面也就歸此重孫所有。
下葬
扶柩高崗,淚灑青山,窀穸妥當,吊棺下葬。棺材下葬時大頭朝里,小頭在口。有的棺材底墊磚,有的墊煤塊。墓室里有墓磚(寫亡人的生平)、墓燈、五谷、祭飯罐、墓祭桌等。東南西北放桃木橛,為鎮(zhèn)邪用。棺材蓋上放桑弓柳箭,是亡人自衛(wèi)的工具。
風俗:棺材擺放的位置是男左、女右,男東、女西。一定要細心放正。
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