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用筷子的風俗
天涯海
“箸”,也稱“筷子”,用筷子吃飯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箸一般用竹、木做成,也可用有機玻璃或金、銀等替代。在閩南以及臺灣地區(qū),人們對箸的使用有諸多禁忌:
一忌敲箸
吃飯前,不能以箸敲碗、敲盆、敲桌子,若是小孩,必遭到嚴厲斥責;如是大人,一時興起,敲箸作樂,也定惹老人不快。因為民間認為,只有乞丐才以箸敲著空碗,挨家挨戶乞討飯菜。
二忌擲箸
吃飯或請客時,發(fā)放筷子,要把她們一雙雙理順,輕輕放在飯桌前;相距較遠,可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會讓人覺得這是“不情愿”。
三忌擱箸
請客吃飯擺箸,忌把“箸頭”突出桌沿,因為閩臺地區(qū)只有“祭祀死人”時,才能這樣擺,是很不吉利的。
四忌插箸
由于將箸插在飯中央,同喪俗“拜腳尾飯”時一模一樣,因而民間非常忌諱,以為這樣會招來晦氣。
五忌*箸
箸不能一橫一豎交*擺放,不能一根是箸頭,一根是箸尾。箸要擺放在碗的旁邊。假如主人將箸擱在碗上,是對客人的不禮貌;而客人把箸平放在碗口,是表示對主人的不滿。
六忌揮箸
夾菜時,不能把箸在盆中揮來揮去,上下亂翻,亂攪。碰到別人也來夾菜,應注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七忌淋箸
在酒席上,夾了一箸菜,滴哩嗒啦的一路淋水淋湯,很容易弄濕了整個桌面,這叫“壞看相”。
八忌雜箸
不能用雜色箸,一個品種一根,或一根一個花色圖案。也不能用一長一短的箸,因閩臺民間過去把意外事故稱為“長短”,所以這不吉利,是詛咒人家。
九忌舞箸
說話時,不要把箸當?shù)谰?,在飯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箸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十忌截箸
不能隨意把對方夾過來的菜中途夾走,這是很不禮貌的。
這些用箸禁忌至今沒有多少人會去在意,還原本質(zhì)還是一個“禮”字居于“忌”的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