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風陵渡合河古會
帝凡塵
“二月二”,俗稱“青龍節(jié)”,又叫“龍?zhí)ь^日”,是漢族許多地區(qū)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晉北一帶有“灑水引龍”的習俗,即往茶壺里放上幾枚錢幣,在河邊或井上灌上水,沿途滴灑,留下一條水跡,回家后把壺里剩下的水和錢幣倒在缸里,認為這樣可以引回錢龍,一年之內(nèi)發(fā)財致富。
晉東南一帶有“灑灰引龍”的習俗,即用灶灰灑一條彎彎曲曲的線,從門外引到屋內(nèi)、繞水缸再灑一圈,認為這樣可以引回錢龍,招來福祥。
晉南不少地方出于對龍的敬畏,形成了不少禁忌,例如“二月二”這一天不許到河邊、井上挑水。到河邊、井上勞作時不許喧嘩和弄出聲響,以免驚動青龍,破壞了風調(diào)雨順的好年景。
在黃河岸邊芮城風陵渡鎮(zhèn)南端的合河村,則在這一天舉行河古會。村民們在當?shù)氐奶┥綇R,祭祀五岳之首的“黃飛虎”神。祭祀隊伍浩浩蕩蕩,身著紅色上衣的數(shù)十名女青年,手執(zhí)飾有龍圖案的鸞駕,組成儀仗隊。德高望重的長輩挑著花籃前行。
四位老太太和四位老頭分別抬著兩座置有泰山神神龕的轎子,泰山神“黃飛虎”的扮演者騎著牛行進在隊伍中。
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男子們有的扮演成粗獷強悍的天神、地祗、武將、文臣及八仙、俗神;有的赤身裸體,腰系土布褲衩,身背鍘刀、冰塊、石磨,肩扛粗大的房檁,手執(zhí)銅鑼,大展陽剛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