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色文藝(3)
南煙
臺灣捏面人
捏面人是一項非常具有中國民族色彩的傳統(tǒng)技藝,又稱為「米雕人」,其材料為糯米粉團、面粉團,蒸熟后運用,造型多以傳說故事或人物及動物花鳥為主,現(xiàn)今又加上卡通、漫畫人物,由于色彩鮮艷并且可以食用,所以深受到兒童們的喜愛。
它最早出現(xiàn)在中國山東河北一帶,在宋朝元朝的時候民間較大的宴會,常在入席前,利用面粉捏制各種人物鳥獸,供客人們觀賞作為一種席前招待。到了明末清初,每逢冬臘廟會趕集的時候,就會有背著長架小箱,以各種色面捏制成各種人物蟲鳥的捏面人師傅出現(xiàn)了。
今天的捏面人已經(jīng)成為一種收藏和把玩的藝術(shù)品,而不再只是廟里供桌上的祭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