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名菜捶魚
秀敏
捶魚,又稱炸魚片,是一道古老的客家名菜。
魚屬于活鮮類,它不易于保存,如果一次食用不完,那怎么辦呢?聰明的客家人將它制成了捶魚,作為獨特的“年菜”待客。捶魚是如何制作的呢?我們一同探個究竟。
捶魚是南方的傳統(tǒng)名菜之一,色、香、味、形俱佳,有舒心醒腦、明目利尿和促進睡眠的功效,是滋補養(yǎng)身的美食佳品,歷來為民間宴會中的上等菜之一。民間有“不曉得捶魚的不算大廚師”的說法。
捶魚主要原料為鮮魚和薯淀粉。制作時將魚洗凈,去鱗去臟除骨,將魚肉切成拇指大小的長條,用木槌捶打魚塊,用力均勻,在捶打時適當加入薯淀粉,避免魚塊與氈板相粘。直到魚塊捶成薄薄的魚片。
然后, 將魚片放入熱油中油炸,炸至金黃色即可,再將炸好的魚片放入鍋中加高湯,配與腐竹、木耳、香菇、竹筍、白菜等素菜配料一起煮熟。起鍋前放味精、雞精、鹽等香料調味品,后撒上蔥花即成佳肴。捶魚片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來燒湯或清炒、燜煮等。
捶魚做菜,無論是煨是炒,口感都一樣柔和,食時若魚味,但又不聞魚腥;若面香,但又毫無麥青氣,稱得上是葷素兼?zhèn)?,鮮香爽口的美食佳肴。
捶魚最尋常的吃法是與不同肉類摻和煨湯,常見的有捶魚雞湯、捶魚排骨湯、“魚羊會”等;炒食則任何一項葷素料子都可與之搭檔,都富有營養(yǎng),都鮮香美味。
捶魚制作過程
1、除鱗、剔骨;
2、切片;
3、裹粉捶打;
4、捶打好的成品;
5、將捶打好魚片炸熟;
6、再將炸好的魚片放入鍋中加高湯;
加入高湯胡同時配與腐竹、木耳、香菇、竹筍、白菜等素菜配料一起煮熟。(配菜根據自己喜歡來加)起鍋前放味精、雞精、鹽等香料調味品,后撒上蔥花即成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