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古都河南安陽簡介
冬瑤氏
安陽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晉冀豫三省交會處,下轄安陽縣、湯陰縣、滑縣、內(nèi)黃縣,代管林州市以及文峰、北關(guān)、鐵西、郊區(qū)四區(qū),從中國版圖上看,它正居于中心部位???cè)丝?04. 28萬人,其中城市人口69. 35萬人。居民以漢族為主。
約公元前14世紀(jì),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于殷(今安陽市區(qū)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商王朝,在此歷8代12王。公元前11世紀(jì),周武王滅殷后,將殷地分封,安陽隸屬衛(wèi)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實行郡縣制,始置安陽縣,隸屬邯鄲郡。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后建都于鄴(今安陽市北)隋唐時,此地稱相州。明清時稱彰德府。1952年,安陽市劃為河南省,為省轄市。
安陽是殷商王朝后期都城,甲骨文的集中出土地,自清末在河南安陽殷墟發(fā)現(xiàn)有文字之甲骨以來,已出土甲骨文15萬余片,單字4600多個,其中能認(rèn)定為漢字的有1732個,記載著殷商王朝政治、經(jīng)濟、文化諸多內(nèi)容。
安陽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有獨具的歷史文化特色。1960年、1978年發(fā)掘的安陽縣小南海原始人洞穴遺址,出土石器和動物化石7000余件,證明在2.5萬年前先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位于今天小屯村的殷墟,為殷商后期都城,經(jīng)60年考古發(fā)掘,已發(fā)現(xiàn)殷王宮殿和宗廟53座,殷王陵大墓11座,手工業(yè)作坊(鑄銅等)多座,民居多處。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即今安陽市湯陰縣程崗村人。明景泰元年(1450),在湯陰城內(nèi)始建岳飛廟,今廟猶存,成為人們緬懷抗金英雄的場所。安陽城北太平莊有袁世凱墓葬,按皇家陵墓格式設(shè)計,中西合璧,氣勢雄偉。
安陽屬典型的暖溫帶季風(fēng)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集中,氣候宜人。春秋溫暖,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氣溫為14.9℃。年降雨量為606.1毫米。
安陽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fā)祥地,屬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更有“中華第一古都”之稱。她是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又是《易經(jīng)》的發(fā)祥地。安陽的歷史,就是一部微縮的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她西倚南北走向巍峨險峻的太行山。太行山是中國少有的幾條的山脈之一,由太行山麓發(fā)源的一條河流經(jīng)市區(qū),這就是古老的甲骨文中已有記載的洹水。
安陽歷史名錄
北蒙——盤庚遷殷之前,安陽稱北蒙。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國王盤庚率領(lǐng)臣民從山東“奄”遷來北蒙。他們自稱為“商”。商朝滅亡以后,有人把他們稱為“殷”。
安陽——安陽之名,始于戰(zhàn)國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國寧新中,更名為安陽。變寧為安,其意相近。古時以水北山南為陽,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陽。秦統(tǒng)一六國后,分天下為36郡。安陽分屬上黨、邯鄲二郡。三國時安陽屬魏郡。
相州——公元401年,北魏在鄴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為名,是為相州名稱之始。鄴城仍屬相州治理。公元580年,北周滅北齊,鄴城被焚,鄴民全部遷至安陽。安陽遂稱相州,亦稱鄴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為彰德府。此為彰德府名稱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國初年。1913年,廢彰德府,復(fù)置安陽縣。1949年成立安陽市,隸屬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消,安陽市為河南省直轄市。
安陽古跡眾多,全市現(xiàn)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市縣級文物單位200余處。
這里有西門豹治水的鄴城,有歷史上第一位驍勇善戰(zhàn)的女將婦好的陵墓以及二帝陵(傳說中顓頊和帝嚳的陵墓),還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國最早的古都——殷墟。
著名景觀:殷墟、殷墟博物苑、文峰塔、修定寺、高閣寺、紅旗渠等。
大約4000多年前,中國上古時代“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帝嚳二位帝王在安陽境內(nèi)建都,分別在位70多年,是中華民族先民們所崇拜的君王。在今內(nèi)黃縣南三楊莊一帶保存有顓頊、帝嚳的二帝陵。
早期商民族是一個遷徙不定的民族。據(jù)史料記載,他們一共經(jīng)歷了13次遷徙,在商王盤庚時,才從山東“奄”遷到當(dāng)時稱為“北蒙”的安陽。商王國在安陽共傳8代12王,歷254年,直到武王滅商。安陽殷墟就是當(dāng)年的國都所在地。100年來,這里出土了15萬多片甲骨文、上萬件青銅器、54座宮殿遺址,發(fā)現(xiàn)有宮殿區(qū)、王陵區(qū)、平民區(qū)、鑄銅遺址、手工作坊以及大型祭祀場等。
東漢末年直到兩晉、南北朝時期,以鄴城為中心的安陽先后成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造就了安陽歷史上的又一次輝煌。
同時,安陽還是民族英雄岳飛的故里。這里有岳廟、岳飛故里和岳飛先瑩等。安陽還有許多在歷史上留下美名的人物,如:北宋三朝宰相韓琦、明代學(xué)者崔銑、郭樸、清代學(xué)人許三禮等。
清末軍機大臣袁世凱不得意時,名“回籍養(yǎng)疴”,實未回原籍,而隱居安陽洹上村。其后,他東山再起,竊取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的寶座,進而又復(fù)辟帝制,做了83天的皇帝,最后在全國人民的唾棄聲中下臺。袁世凱死所葬之地袁林現(xiàn)為安陽市博物館。
截至2018年4月,安陽市共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1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8項,類別包括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