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姚安光祿龍華會
梅風氏
龍華會,屬民間廟會,每年農歷二月初八在姚安縣光祿活佛寺(龍華寺)舉行,是姚安境內歷史淵源最長的傳統(tǒng)民間節(jié)日。
龍華寺,是云南最古老、規(guī)模較大、保留較完整的千年古剎之一。每年農歷二月初八龍華會和大年初一,各地游客和名僧如云而至,寺內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游人如織,是一年中游客最多的兩個日子。
姚安龍華寺,俗稱活佛寺,位于姚安縣城北12公里的光祿鎮(zhèn)西山麓。西山形如游龍盤旋,山仞重巒突兀,此山民間稱龍華山。
龍華山,郁郁蔥蔥,栗樹、茶樹、菩提樹、蒼松翠柏,競相聳立,高峻挺拔,龍華寺就在險峻的叢林之中。
龍華寺原址名臥佛庵,始建于公元907-923年(即后唐天祐年間,蒙詔世隆時期)據(jù)清郡人河南光山縣蔡龍松所撰《重修龍華山活佛寺碑記》載:“一日夜間,因有神僧到此拜佛,半夜即去,由此,大理僧人知聰即結庵于此,勤修戒律,開山創(chuàng)寺,后人稱為古剎。”
活佛寺境地幽勝,建筑莊嚴宏偉,有明顯的中軸線居中,系古代宮殿式建筑,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龍華寺除正殿、兩廂、過道、鐘鼓樓外,還有兩耳、后軒、園通樓等大小房屋100余間,是縣內至今保存較好的古代建筑群之一。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為“龍華會”,三天會期內有大姚、永仁、牟定、南華、祥云、賓川、攀枝花等地群眾紛紛而至,并已成為旅游勝地之一。1981年9月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民國姚安縣志》記載和民間傳說,龍華會始于元朝初期,與菩提女有關。元憲宗三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平云南,大理國滅,國王段興智逃奔昆明。相國高泰祥回姚府(今姚安)調集三十七部兵力抵抗元兵,因寡不敵眾而兵敗被俘,押回大理,臨死不屈,被斬于五華樓。高泰祥有女喚菩提,痛歷國破家亡,傷感百姓顛沛流離、兄弟離散,乃出家于臥佛庵(今龍華寺),長年青燈古佛為伴,虔心修煉,為世人包括其親人誦經念佛,受香客所敬重。
一日,受佛之點化,遂將出生時僧人所贈的菩提籽種于庵后,以占兄弟之兇吉,所幸九植皆茁,二十余年后某年農歷二月初八,兄弟九人心靈所致,相聚于光祿,菩提女了卻心愿,修成正果,當晚坐化成佛。已為官的高瓊、高長壽為了彰顯妹妹菩提女的無量功德,率眾兄弟為其鑄金身,供奉于庵,并把臥佛庵易名為活佛寺。并把十兄妹團圓的這天即農歷的二月八定為活佛寺廟會。因活佛寺坐落于龍華山,故又把廟會稱之為龍華會。清人趙鶴清詩曰:“歲歲早春天,尋春到佛前,二月八日,游人萬萬千千,喜連連,相約飛鳳山頭見?!笨梢娪伪娳s龍華會之規(guī)模盛況。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把趕廟會也當成一種時尚的外出活動。一年一度的龍華會,知悉的游客們大多會蜂擁而至,屆時光祿古鎮(zhèn)車水馬龍、商賈云集、萬頭攢動,好不熱鬧!游客們除了在光祿古鎮(zhèn)AAAA級旅游景區(qū)和龍華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攬勝外,還可以參與到古寺祈福、唱跳花燈、耍龍舞獅、左腳舞狂歡、登山賞花(山茶花)、田園踏春(油菜花海)、摘莓(草莓)采箘(羊肚箘)等形式多樣的民間活動中來。新的時代,賦予了龍華會新的內涵和形式。品味這個古老的傳奇故事,大家都會有啟發(fā)吧!因一個人,成就了七百多年經久不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此傳頌“忠、孝”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