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后代緣何不姓孫
一別兩歡
孫思邈故里,位于耀州區(qū)孫塬鎮(zhèn)孫塬村,這個村莊,因得益于孫思邈,如今處處是歷史古跡。
孫思邈在此出生,并度過了最快樂的童年時光和最安逸的晚年生活,最后壽終正寢、落葉歸根,葬于此地。據(jù)說,這里至今依然生活著孫思邈的后代。
奇怪的是,孫塬有著焦、張、李等大姓,但卻沒有姓孫的。這是何由?
健康長壽的孫塬人
穿過藥王廣場來到孫塬鎮(zhèn),見到街上的老人,我停了下來,上前打個招呼,老人們熱情的回應(yīng)??瓷先?0多歲,精神抖擻的大爺,詢問年齡才知,竟然已經(jīng)78高齡。
大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孫原村,他是村子里為數(shù)不多的識文斷字的老人。如獲至寶,我趕緊把重重疑問拋了出來。
孫塬鎮(zhèn)孫塬村現(xiàn)在有3000多口人。大爺說,這都是孫思邈的真正后裔,延承著藥王的養(yǎng)生方法,村民大都健康長壽,六七十歲一樣能挑水砍柴。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耀縣的孫塬村,大爺說史籍有記載,耀縣就是孫思邈的家鄉(xiāng)。
如果大爺說的都是事實,那么,為什么孫思邈的后裔卻不姓孫呢?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旁邊七十多歲的大爺,同樣也是土生土長的孫塬村人。從記事起,他就知道自己是孫思邈的后代,至于他為什么不姓孫,村子里也沒有姓孫的人,他講了一個從村里長輩那兒聽來的故事。
孫思邈為逃避皇帝嘉賞而讓后代改姓?
這藥王后代姓氏與唐太宗和長孫皇后的淵源匪淺。孫思邈有天晚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騎著老虎,那老虎大張口,他右手拿著一個芭蕉扇,左手提著一籃李子。
第二天孫思邈正想著昨晚驚險的夢,尉遲敬德就來請他為長孫娘娘治病。孫思邈一想夢成真了,一邊不能違抗圣意,一邊醫(yī)治娘娘萬一有個閃失,小命不保不說,搞不好還要連累子孫。
苦思冥想之后,決定前去一試。但是動身之前,孫思邈吩咐下一代改名換姓。在中國古代,為了避免滅門之災(zāi),更名改姓的事情并不新鮮,這也通情合理。
第二天黎明,孫思邈準備好藥物、針灸等醫(yī)療用具,告別了老母妻子,馬不停蹄地向京城長安進發(fā)了。
經(jīng)過一天的行程,他們趕天黑就來到京城長安。進入皇宮,唐太宗就迫不及待地召見了孫思邈,說道:“孫醫(yī)生,一路辛苦了。只因皇后懷孕過期,不能分娩,反而疾病垂危,臥床不起,雖經(jīng)多次治療,無有起色。聽說你精通醫(yī)道,故而召來診治,若有好轉(zhuǎn),孤家一定重重有賞?!?/p>孫思邈說:“民醫(yī)經(jīng)常東奔西走,就是為了救死扶傷。為皇后治病,理所當然。民醫(yī)一定盡心竭力。至于重賞之事,也便罷了?!?p>隨即,孫思邈就被宮娥彩女引入后宮,來到皇后寢宮庭前。
在封建社會里,由于“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束縛,醫(yī)生給婦女看病,大都不能接近身邊,只能根據(jù)親人口訴治療。為皇后看病,更不能接近“鳳體”。
孫思邈就先向服侍皇后的幾個宮女細問了皇后的癥狀,然后,又要來了太醫(yī)所開的處方,詳細加以判斷,大致掌握掌握了皇后的病情。
于是,他又吩咐宮女取來一條紅絲線,自己捏著一端,另一端穿過竹簾,叫宮女系在皇后的右手腕上,他坐在簾外的桌子旁邊,要為皇后“引線診脈”了。
就在這個時候,太醫(yī)對孫思邈刁難起來。只見他吊著臉,鬼鬼祟祟地從暗中走來。他把一個宮女叫到角落,小聲嘀咕了幾句,那個宮女便急急忙忙走進皇后房中,悄悄將紅絲線系在了床欄上邊。
孫思邈捏著線好一會,覺得毫無動靜,從簾外往進一望,看出了原委,說道:“木星太旺,脈搏全無!”
那位太醫(yī)一聽,十分驚奇,但也仍不甘心,又指著自己的手腕,用手指畫了個圓圈,向房內(nèi)宮女使了個眼色。宮女會意,又將絲線拴在皇后的玉鐲上邊。
孫思邈又診斷了一會兒,將周圍情況一看,仍舊覺察出來了,說道:“石氣太重,脈搏不興!”那位太醫(yī)一聽,驚恐不已,不敢再?;ㄕ?,便偷偷地溜走了。
隨后,宮女很快將絲線系在了皇后的右手腕上。孫思邈醫(yī)術(shù)神妙,竟然通過那根細絲線的傳播,不大一會功夫,便將脈診斷得一清二楚。
然后,結(jié)合事前查問情況,判斷明白皇后致病原因,之后向太宗稟道:“啟稟萬歲,民醫(yī)經(jīng)過再三查問和‘引線診脈’,已經(jīng)診明了致病的原因?;屎髴言惺齻€月不能分娩,乃是逆產(chǎn),因而昏迷不醒”。
“孫醫(yī)生所講,與病情相符,但不知有無治療之法?”太宗連忙問道。
“萬歲,只須在中指扎上一針,就會立時分娩。然后,再吃上幾付湯藥,就會逐漸痊愈的?!?/p>
“孤家就依你的辦法,速去治療!”
宮女們遵從孫思邈的吩咐,便將娘娘的左手扶出帳外。孫思邈手持銀針,在娘娘的中指上迅速刺撥。針后不久,娘娘果真順利分娩了。隨后,孫思邈又為娘娘開了藥方。娘娘服藥后,精神日漸好轉(zhuǎn)。不多日,居然能下床走動了。
娘娘病愈康復(fù),太宗龍顏大悅。一日,群臣朝賀,太宗將孫思邈宣上金殿,命他執(zhí)掌太醫(yī)院。但是,孫思邈立志為民治病,不愿在朝做官,對太宗的任命婉言謝絕。
太宗不好強留,又賞他黃金千兩,綢緞百匹,金牌一面。臨別時,太宗親率文武百官,依依不舍地將孫思邈送出京城。
雖說孫思邈此行當屬成功成名,中間過程仍不免讓人心驚膽戰(zhàn)。孫思邈回來后,料想像這次一樣的定時炸彈不定何時再爆發(fā),為了保證子孫的安全,也就一直就讓子孫更名改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