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飲食民俗之六月六食俗(2)
所以
晉北一帶民間稱六月初六日為“蟲王節(jié)”,民諺“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說的就是百姓祈盼六月雨水抑制蟲害。此日,過去農(nóng)家“虸蚄廟里祭蟲王,龍王廟里祭雹神”,焚香、敬紙之外,還要宰牲設供,進行集會。民間多殺豬宰羊,祭后烹菜,普遍要煮綠豆粥喝。這一天凡有菜園之處,還要舉辦開園活動,邀朋飲酒。大同一帶,人們還習慣郊游,采野花、摘山椒,攜酒肴飲宴,稱為“踏青逛唱”。
晉中一帶民間,這天有犒勞勞工之俗,似現(xiàn)在的“勞動節(jié)”。有的要給教書先生送烙餅、饃饃、菜盒子等。太原的茄盒明代就名聞天下,相傳為三立書院先生食品,后傳播各地。而此日,先生要返給學生一個桃,喻桃李滿天下。過去榆社等地家家蒸面魚、吃面條,晚上請長工吃席飲酒,而長治一帶則做北瓜臊子堿面條打牙祭。平遙民間習慣在這天用新麥粉蒸制面圈,謂之“水圈”,祭供后分食。繁峙東部地區(qū)民間制作“西葫蘆包子鮮羊肉”來犒賞長工。除了這些節(jié)日外,榆次還有五谷節(jié),太谷有瓜王節(jié),皆為祈求豐收之意。
六月六日這天,全省盛行合醬、造曲,或說此日之曲做醋,味道甘酸醇美(《陽城縣志》)。佛教與道教界還把六月初六日稱為“天貺節(jié)”,源于宋代此日“天書”降臨,漸演變成后來的僧道曬經(jīng)、儒生曬書、婦女曬衣。部分地區(qū)還演化成了廟會,著名的有靈丘廟會、大同廟會和五臺山廟會,各色瓜果、小吃相伴,頗多爽口之物。
這些六月初六日習俗,至今晉地雖簡猶存,人們以自己特有的美食來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