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松溪節(jié)日習(xí)俗(6)
權(quán)欲萌妹
松溪小角 小角是松溪獨(dú)有的名食。其配料需肥肉白一斤,精面粉半斤,白砂糖三點(diǎn)七五兩,鴨蛋三個(gè)。做法是先將肉白用雙刀剁成肉漿,然后將面粉、白糖和肉漿拌勻。再將鴨蛋烙成蛋皮,薄如春餅。最后將拌好的肉餡裝入蛋皮卷成的圓筒里,一條一條放入以紗布?jí)|底的蒸籠蒸熱,即可成為金燦燦、色香味俱佳的佳肴。吃時(shí)切成小段塊,它既是是平日老幼皆宜的名點(diǎn),也是酒席上的上品?!靶〗恰?,原稱“削檜”,顧名思義,就是將北宋大奸臣秦檜碎尸萬段,削成肉漿包來吃的意思。
這顯然是用來紀(jì)念名將岳飛的,和各地的“油炸檜”(油條)一樣。由此可見,小角在松溪的出現(xiàn),至少有八、九百年的歷史。此外還有紅豆小角。用紅豆煮爛杵成漿,加入糯米粉或面粉和紅糖,做成條狀,外滾一層地瓜粉蒸熟。每年中秋節(jié)祭祖,家家戶戶都做這種小角。蕃薯小角做法也一樣,不過改用蕃薯做主料,凡老人逝世做“頭七”都用這種小角做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