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渦河岸邊蒸燈窩習(xí)俗
佳杰
在蒙城縣境內(nèi)的渦河岸邊,年年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都有蒸燈窩的習(xí)俗。燈窩形似饅頭,只是那饅頭頂不是向上,而是向下洼成個窩,窩內(nèi)倒上油就可以點燈,不倒油還可以留著吃,人們把它叫做燈窩。
相傳在戰(zhàn)國時期有這么兩個兄弟,哥哥叫柳下跖,弟弟叫柳下惠。柳下跖是個粗人,不通文墨,性如烈火,愛替百姓說話,打抱不平。柳下惠則是個斯文人,處處講仁義道德,不近女色,坐懷不亂,實際上是個偽君子。
戰(zhàn)國時群雄并起,社會動蕩不安,一些官僚財主乘人之危,魚肉百姓;一些農(nóng)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生活在刀尖火海之中。柳下跖就號召農(nóng)民起來造反,殺官劫庫,把搶來的糧食和衣物分給窮人吃用,掀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大革命,然而當(dāng)時的孔老夫子卻站在統(tǒng)治階級一邊,罵柳下跖為“盜跖”。
凡間的事卻驚動了天宮的玉皇大帝,玉皇聽說柳下跖造反,就派火神祝融下凡燒死柳下跖,祝融雖然性情暴燥,可他是張飛繡花——粗中有細。就拿這次玉帝派他燒死柳下跖一事來說,他卻多長了一個心眼,決定先調(diào)查調(diào)查,看看柳下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這一日,祝融來到人間,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他每到一處,每訪問一個農(nóng)民,都說柳下跖是個好人。農(nóng)民們說:“那些貪官惡霸,依仗權(quán)勢,掠奪百姓的血汗,他們吃的是雞魚肉蛋,穿的是綾羅綢緞,堆成山的糧食總是用不盡吃不完;而我們種田人成天累彎了脊梁,住的房子頂露天,吃的盡是糠菜團,穿的總是破衣衫,這世界上哪有什么公平。柳下跖不過是領(lǐng)著我們大家奪回被他們侵吞去的糧食再分給窮人,他有什么錯?”
祝融聽老百姓這么一說,覺得大家說得有理,祝融說:柳下跖是財主恨他,窮人愛他;當(dāng)官的反對他,老百姓擁護他的人,這樣的人如果被火燒死了太可惜。
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祝融又來到了百姓中間,他說:“不瞞你們說,我是天上的火神,玉帝命我在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架火燒死柳下跖的?!卑傩諅円宦牐润@恐,又憤怒,大家都在想辦法來營救柳下跖。火神說:“經(jīng)過我的調(diào)查,柳下跖確實是個好人,我也不想燒死他,只是玉帝那邊怎么交待過去呢?只要你們能想出好辦法,瞞過玉帝就行?!?/p>
農(nóng)民中有一個聰明人想了想說:“我有一個辦法你看行不行?到了那天晚上,咱們家的里里外外都放上燈,咱們每人都拿著兩盞燈,在屋里屋外,出出進進。另外還叫小孩子在外面打燈籠,撂火把,刺花、放炮,形成火光燭天的樣子,你看這樣行不行?”火神說:“行是行,你們一定要說到做到,不然我就會受到玉帝的懲罰!”百姓們說:“你請放心吧,我們這就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