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日喀則和林芝的民居門都很低。即使是華麗的房子,底層的門也很矮,比標準門短三分之一。大多數(shù)人除了孩子,必須低下頭才能進出。此外,入口外部由低到高,慢慢向內(nèi)傾斜,使門出人意料的低,給人的印象是房間與門的比例非常不平衡。

自從民主改革以來,大規(guī)模的拆除幾乎沒有留下低矮過時的大門。但在拉薩的巴庫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古老的低矮房屋,這對那些不知道的人來說真是個謎。建造低門房屋實際上是防止走尸進入的一種方法。“走尸”在藏語中的意思是“弱郎”,意思是人在死后站起來奔跑,危及活人生命。所謂“走尸”既不是復活,也不是假尸體。正如藏人所說,“走尸”是指在一些惡人或饑餓的人死后,他們?nèi)匀缓蠡谧约旱淖镞€沒有做完。所以他們死后就站起來,要行他們余生的惡事,或是尋找他們沒有吃的食物。但這只能在身體完好無損的情況下進行。因此,藏區(qū)的喪葬習俗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走尸機會。

在藏區(qū),特別是在城市里,不管誰死了人們都不會馬上把他們送到墓地喂老鷹。但也有不是這么做的,首先在家里組織一系列的葬禮活動,比如讓僧侶們背誦經(jīng)文,祈禱幾天以超度死者,讓他們復活。這些尸體在家里停放至少三到七天后被埋葬,如果要移除尸體,通常是在這段時間內(nèi)。許多老人和通靈者說,他們見過幾次尸體,但尸體通常不會突然出現(xiàn),而是有一個預兆。

首先尸體抬起來,表現(xiàn)有臉腫、皮膚紫黑色、頭發(fā)直、身上有水泡的特征,然后慢慢睜開眼睛坐下。接著尸體站起來,舉起手,直奔前面。所有的走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說話,不彎腰,不轉(zhuǎn)身。他們甚至不能轉(zhuǎn)動眼睛,只能直視前方。如果走尸遇到一個活著的人,它會用僵硬的手“觸摸”活人,讓活著的人瞬間死亡,同時變成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