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各種民俗(2)
玉韻
端陽節(jié)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一至初六,鋪門、信都、仁義3個鎮(zhèn)沿賀江兩岸的村寨便開展龍舟竟賽活動。龍舟長10米,船身窄似梭形,在船頭擊鼓、船尾打鑼,中插名色旗幟,兩邊劃槳。劃手40多人,由鼓手擊鼓協(xié)調(diào)劃槳節(jié)奏。沿岸各村的埠頭渡口,均以榕樹技扎青門,上貼橫批對聯(lián),村內(nèi)場上設東海龍王供位。
三鎮(zhèn)各村龍舟隊于五月初一自鋪門鎮(zhèn)最南端的扶隆圩起游上溯,行至每一處村莊的埠頭渡口,都要在江面上奮力劃數(shù)圈,以示向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致敬,而岸邊村莊民眾則敲鑼打鼓迎龍舟隊員入村,設宴款待,筵席由村里的民眾分設,有一戶設兩三席,較貧者則一戶一席或幾戶共設一席的。筵席除肉類菜肴外,有兩大碗酒和4碗糍粑。如此反復登岸,游完鋪門、仁義、信都3個鎮(zhèn)沿江兩岸村莊要費時四天。初五日休息,五月初六日,龍舟游江數(shù)十里,劃手往返回家住宿不便,便有兩地村莊互結(jié)“龍船親”,劃手可以就近食宿。
結(jié)“龍船親”的兩個村莊情同手足,當龍船兄弟入村作客時,主村的人以八音樂隊迎接,留宿一夜,招待兩餐,次日離村登舟里主村又以八音吹吹打打相送。初六日開展龍舟竟賽,龍船親還會各自選出最好的劃手集于一舟,以最強的實力爭先奪標。結(jié)“龍船親”雙方倘有一方遭災,另一方會慷慨解襄,以金錢、糧食或其他物資援助,可謂風雨同舟、患難與共。
禾黃節(jié)
農(nóng)歷六月初六日為“禾黃節(jié)”,雙稱“田頭翁生日”、“中天節(jié)”、“天貺節(jié)”,家家戶戶備三牲酒醴到田頭奉拜“田頭翁”。拜畢,入田摘取幾枝將熟禾穗,掛于廳堂的門頭和神龕上,以表向祖先神靈報喜并請他們嘗新。蓮塘鎮(zhèn)漢族以此日為“中天節(jié)”,家家戶戶備酒肉供奉立琴廟的鐘立琴判官,祈禱豐年,形成縣內(nèi)的最大廟會之一,從六月初一至初六都要供神。南鄉(xiāng)壯族以六月六為“天貺節(jié)”,“天貺”賜豐,皆大歡喜,因之家家包粽粑以樂食。大平鄉(xiāng)的漢族以六月初二為“求含(谷粒飽滿)節(jié)”,以酒肉奉天地和祖先,保佑稻谷粒粒飽滿。
盤王節(jié)
盤王節(jié)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紀念祖先的節(jié)日,又稱為“還盤王愿”。各地時間不固定,由師公擇吉日舉行,一般選在農(nóng)歷十月以后,多集中在農(nóng)歷十一、十二月。各地“還盤王愿”形式不同。典型的要請還愿師、招禾師、賞兵師、五谷師4位師公和歌娘、歌師、長鼓手、嗩吶手等藝人以及6位童男童女,還有廚官、廚娘等參加。整個儀式要進行3天3夜或5天5夜。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招禾、祭五旗兵馬、引禾歸倉、祈求保佑來年豐收;第二部分主要是請瑤族祖先盤王同瑤族人民一齊歡慶節(jié)日,瑤語稱作“圍堂”?!皣谩睍r,長鼓藝人表演36套長鼓舞;歌娘帶著童女與歌師帶著童男互相對歌,唱24段或36段盤王大歌以慶賀盤王。
定情筷
熱戀中的男青年,會精心制作一雙筷子(稱情感人筷)送給心上人??曜舆x擇質(zhì)地潔白的千里香木制作,上端4個方面雕刻有山水相依、蝴蝶采花、藤花蔓纏、并蒂蓮花、樹枝連理等象征愛情的圖案,還在每面都刻上一首4句的蠅頭小字情歌,飾以綠、紅兩種色彩,外涂光油,系上五色絲線連結(jié)。也有男青年精心制作扁擔、鋤柄、木刀鞘之類工具,并在其上雕刻精美的圖案和一首首情歌相送情人作定情信物的。
酒歌長
土瑤青年結(jié)婚時不拜堂,無八音,只辦喜酒。男家在新娘過門的頭天夜里設筵,請六客房(新郎的親朋賓客)飲宴??腿巳胂七^三巡,便唱歌互相敬酒,邊吃邊唱,不休不歇,總不離席,困倦了只趴在桌邊小憩,醒來后又投入唱和吃。筵席亦長設不撤,只調(diào)換熱酒菜。第二天送新娘過門的親家客(新娘的親朋賓客)隊伍臨門,即參加長飲,直至第三天上午客人辭去。宴間,姑娘和小伙子會入席佐酒助興。姑娘陪男客,小伙子陪女客。密密圍坐,互喝交杯酒,有時佐酒者會有意以大塊肥豬肉敬客,客人如不領情,他們則先自食一小口,將余下的一大半強行喂入客人嘴里。男女青年入席陪酒,使氣氛活躍。
富川鬧元宵
富川瑤族自治縣的吃元宵,從每年的正月初三開始,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過節(jié),一直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每個村寨過節(jié)的那一天,白天演戲宴請親戚朋友,晚上舞龍舞獅娛樂升平,青年男女則趁這個機會手拿雨傘尋找一個能夠遮擋自己一生風雨的人。富川縣城的元宵舞龍炸龍更是熱鬧到要炸翻幾條街道,這一習俗沿襲了多少個朝代誰也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