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風俗-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
格格氏
在全椒,正月十五鬧元宵遠不如正月十六走太平熱鬧,這是為什么呢?
相傳漢代某年,朝廷令全椒長劉平在全椒修城。當初計劃建城四十里,為“城包街”。誰知這年全椒鬧饑荒,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十分悲慘??h長劉平體恤民情,不禁動了惻隱之心,遂開倉放糧,把朝廷用來建城的錢糧賑濟了百姓,只修城四里,為“街包城”。
劉平為民著想,有人卻向朝廷狀告他,朝廷遂以欺君之罪將劉平問成死罪,投放大牢。
次年正月十六,羈押于全椒的劉平被解往京城問斬。百姓得知,紛紛上街,呼天號地,為劉平喊冤求情。不久,劉平一行走到東門外賀櫓橋頭,此時百姓已將道路堵塞,群情激憤,行進不得。押解官見狀,急令兵卒殺戮圍堵百姓,情況十分危急。劉平悲憤不已,仰天長嘆:“自慚為民興利少,有感滿朝惡吏多?!币髁T,縱身從橋上投河而死,幾多生靈得救。
第二年劉平的忌日,百姓紛紛來到橋頭,磕頭燒香,敬獻祭品,但愿劉平亡靈早早平安升天,祭品漂滿了河面和橋頭的一口古井。以后每年的正月十六日這天,從早到晚,百姓絡繹不絕的來到橋頭,祭祀劉平,尤以夜晚為甚。既寄托懷念敬仰之情,又表達自己對太平生活的向往之心,遂把賀櫓橋改成太平橋,并將這種活動稱之為“走太平”。隨著時間的流逝,百姓覺得,只有劉平這樣的清官才能給他們帶來太平。到太平橋上來的目的也逐步由紀念劉平慢慢演變成一種渴求太平,盼望豐收,祈求幸福的地方風俗。
正月十六走太平,一直走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