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年畫與民間風(fēng)俗(一)(8)
清佳
12、升官圖 圖分文官、武職兩種。武職最高至“公爵”為止。每個衙門職別不同,如“八旗衙門”,分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參領(lǐng)、協(xié)領(lǐng)、佐領(lǐng)、防御、驍騎、固山達(dá)、鋒校、藍(lán)翎長、馬上兵、馬下兵。品級由一品到九品,兵無品級。從這兩張文武升官圖中,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了清代的政府衙門和官兵編制以及品級待遇、官位高低等簡要組織形式,它無異于一部簡明清代職官表?!吧賵D”不僅清代有,前有明,后有民國。《民國升官圖》由鄉(xiāng)長起馬,可升縣長,保安司令、僑委會委員、蒙藏會委員長,艦隊司令直到國民政府主席止。文武黨政不分,十分混亂。《明代升官全圖》刻印職官較細(xì),有文鄉(xiāng)試、武鄉(xiāng)試、文殿試、武殿試、召試、歲舉、選拔等層次,后有雜職,外儒學(xué)、外縣、外州、外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欽差、印差、太監(jiān)司、尚寶司、留守司、布政司、按察司、鹽運(yùn)司、提舉司、兵馬司、通政司、廷尉司、行人司、僧錄司、道錄司、都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光祿寺、鴻臚寺、苑馬寺、皇府、王府、詹事府、五軍都督府、京府、宗人府、錦衣衛(wèi)、外衛(wèi)、司經(jīng)局、寶泉局、鑄印局、欽天監(jiān)、國子監(jiān)、司禮監(jiān)、內(nèi)閣、公孤、勛戚、上柱國、中書科、六科、廉楫吏兵、各道、參贊軍機(jī)、都察院、翰林院、太醫(yī)院、祀祭署、會闈、超栩、額外擢用、世襲等部、司、局、署各部門,職稱各有不同,共有410多名目。此外還列有英烈祠、表忠祠、奸妄所、閹黨務(wù)等。如英烈祠里有于謙、楊繼盛等,功臣里列王守仁、戚繼光、奸妄所首榜嚴(yán)嵩、閹黨魏忠賢。此圖印刻精細(xì),當(dāng)博戲時不僅得識明代龐大的政府機(jī)構(gòu),而且還能得知明史上的忠奸善惡之臣。升官圖中尚有以《紅樓夢》小說人物故事為題材的多種。有《大觀園全圖》、《金陵十二釵圖》等。按:房千里《骰子選格序》云:“開成三年(公元838年)春,子自海上北徒,舟行次洞庭之陽,系船野浦下,遇二三子號進(jìn)士者,以穴骼雙雙為戲,更投局上,以數(shù)多少為進(jìn)身職官之差?!庇^此可知升官圖自唐代就已有了?!吧蓤D”又名“選仙圖”,同在唐代出現(xiàn),從年畫作坊印制的這種除夕玩物看,它的作用除了使兒童看圖識物和文化低的勞動者得識官職或小說人物故事外,今天用來研究過去朝廷組織系統(tǒng)也有簡明要覽之價值。
13、葉子(紙牌) 除夕兒童們嬉玩“升官圖”,大人則以“斗紙牌”來消夜。斗紙牌不止除夕出現(xiàn),逢節(jié)或喜壽佳期,也常在家庭范圍內(nèi)作為娛樂之活動。半紙牌又名“馬吊”,起于明末,凡紙牌四十頁、上刻印人物及錢、繩索等圖案之形,有萬貫、千萬貫、索子、文錢諸名。牌中刻印的人物多在“萬”字牌中。圖像則是《水滸》好漢英雄。如“一萬”是燕青,“二萬”花榮,“五萬“李逵,”“八萬”朱仝,“千萬”是武松,另外還有單張刻繪彩色人物的,如“時遷”、“晁蓋”還有白蛇、許仙、青蛇等等。尺寸說來北方較大,繪刻略粗,江南稍小,刻印精致。安徽蕪湖的單張人物是彩繪福祿壽三星和文武狀元;象史進(jìn)、林沖,只刻其名而無頭像。江蘇南通的紙牌上,皆印有《西游記》、或“八仙人”、“麒麟送子”等吉祥人物一人,繪刻較精美。這類紙牌與明代畫家陳老蓮《葉子譜》無關(guān),它的游戲方法也非作為酒令之具,而另有《葉子譜》(明潘子恒撰)。至于為何都刻印梁山好漢,且山東印刻者形式獨多?據(jù)《檐曝雜記》:“《居易錄》載:宋張忠文公叔夜招安梁山泊榜文,有赤身為國、不避兇鋒,拿獲宋江者賞錢萬萬貫,拿獲盧俊義者,賞錢百萬貫,雙執(zhí)花紅,拿獲關(guān)勝、呼延灼、柴進(jìn)、武松、張青者,賞錢十萬貫,花紅。拿獲董平、李逵者,賞五萬貫有差。今斗葉子紅有萬萬貫、千萬貫、花紅降等采,用張叔夜榜文中語也?!倍埮浦械摹八髯印?、“丙錢”以及紙牌名目“斗索獲”等玩法不言而喻,皆與招安梁山泊英雄好漢之榜文有關(guān)。今天的麻將牌或從斗葉子中的“紙牌”發(fā)展而來。